中新網2月19日電 中國水利部部長汪恕誠日前接受了《學習時報》專訪。他指出,中國的水利發展任務相當繁重,面臨的形勢相當嚴峻,干旱缺水、洪澇災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四大水資源問題仍相當突出。
一是水資源短缺與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需求不斷增長的矛盾突出。我國人均水資源2200立方米,約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正常年份全國缺水量近400億立方米。部分流域和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已接近或超過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對水資源的需求呈增長趨勢,而水資源開發利用和江河治理的難度越來越大,水資源短缺問題將不斷加劇。
二是江河綜合防洪體系薄弱與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矛盾突出。多數大江大河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尚未得到有效治理,蓄滯洪區建設滯后,山洪、泥石流等災害的監測與防御能力較低。洪澇災害每年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仍然是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
三是水污染嚴重、水土流失與可持續發展的矛盾突出。全國污水排放總量逐年上升,河湖污染有加重之勢,水環境總體狀況還沒有根本好轉。水土流失、生態惡化的趨勢沒有得到根本遏制,地下水嚴重超采,一些地區出現河道斷流、湖泊干涸、濕地萎縮、綠洲消失,嚴重影響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些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并逐步加以解決。
四是農村水利發展滯后與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矛盾突出。農村水利基礎設施薄弱,全國灌溉面積中有1/3是中低產田,大型灌區的不少骨干建筑物損壞,大型排灌泵站老化損壞率較高。農業生產仍然沒有擺脫“靠天收”的被動局面。農村的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還嚴重威脅農民的健康,還有數億農民沒有喝上干凈的水。
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水土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布局不相匹配,是中國的基本水情。而長期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則加劇了水資源問題的嚴重程度,也加大了這些問題的解決難度。從根本上說,干旱缺水、洪澇災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水問題,既暴露出水利不適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暴露出長期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不適應水資源和水環境條件。這兩個不適應是我們對當前水資源問題的基本判斷。(李玉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