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益關系格局與民生問題
2007年8月8日,亞洲開發銀行公布了《亞洲的分配不均》的研究報告并發表《減少不平等,中國需要具有包容性的增長》的新聞稿。該報告指出,在22個納入亞行研究范圍的國家中,中國大陸已經位居亞洲貧富差距之最。在衡量分配不平等的兩個常見指標中,收入最高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與收入最低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的比率,中國大陸是11倍,高出其它國家一大截;基尼系數,2004年中國的數值是04725,僅比尼泊爾的04730低微小,遠遠高于印度、韓國、臺灣。亞行指出,從1993到2004年,中國大陸的基尼系數從0407擴大到0473,已達到拉丁美洲的平均水平。
2007年11月1日《福布斯》中文版正式在北京發布2007年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榜的400位全榜單。2007年上榜富豪的財富總和為2800億美元,比去年增加了1640億美元;這標志著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億萬富豪最多的國家之一;富豪榜上共有66人身價超過10億美元,而2006年僅有15人達到這一水平;新進入榜單的富豪多是“股市制造”,共有31人因為所在公司新近上市而進入富豪榜單,上市地點包括香港聯交所、紐約證交所、新加坡證交所以及納斯達克;2007年大概有100位富豪來自于股市的上漲;以前,互聯網巨子們更多的占據著榜單的前列位置,現如今已完全被從事房地產業和金融業的富豪所替代。
上面的數據表明,資本市場開始成為加劇財富再分配和集中的一個重要因素。2007年9月19日,北京銀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第三只城商行股票。北京銀行上市首日以23元開盤,盤中最高漲幅達25元,尾盤收于2268元。因上市前北京銀行實施了全員持股計劃,因此,北京銀行甫一上市就造就百萬富翁4147名。北京銀行此前披露的招股意向書顯示,在長達1191頁的招股意向書中有821頁的股東名單,其中法人機構有721家,而非員工自然人持股人數達19398人,員工自然人股東有4219人。據全景網統計顯示,其非員工持股人數中,持股數最低的為103股;員工持股中,持股數最低的為500股。按照北京銀行上市首日收盤價2268元計算,非員工自然人持股市值達100萬元(既持股數超過44091股以上)以上的個人有2976人;在員工自然人股東中,持有股票市值達100萬元的個人有1171人,持股市值達到1000萬元的非員工自然人有70人。而此前7月19日上市的寧波銀行,當天高開高走,開盤報2038元,最終收于2213元。根據寧波銀行的上市《公告書》,寧波銀行的董事長陸華裕,監事長張輝、寧波銀行行長俞鳳英、副行長洪立峰、行長助理任智水、行長助理羅維開、行長助理陳雪峰均持有寧波銀行股權超過500萬股,他們在今日一躍而成為億萬富翁,其中寧波銀行董事長陸華裕持股市值高達15491億元。
從某種意義上說,近幾年的房地產熱和股市的上漲,開始成為一次規模空前的財富再分配過程。在這樣的一種財富再分配的過程中,整個社會的貧富差距更進一步拉大。
二、普通勞動者分享發展成果的比例過低
2007年7月,從中國勞動學會主辦的“深化企業薪酬制度改革促進構建和諧社會”論壇上傳出這樣一條消息:中國職工工資總額和職工平均工資連續4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并分別超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為改革開放以來職工工資水平增長最快時期。該消息說,2002年,我國在崗職工工資總額為13161億元,到2006年達到23439億元,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年均遞增135%,比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年均遞增103%,高32個百分點,是1998年到2002年全國在崗職工工資總額年均增長速度的19倍。2002年,我國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12422元,到2006年達到21001元,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年均遞增12%,比同期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年均遞增92%,高28個百分點,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職工實際工資收入水平增長最快的時期。
但這個說法遭到廣泛的質疑。從各大門戶網站的留言看,幾乎所有的網友都對這條新聞嗤之以鼻,譏之為“真實的謊言”者有之,認為“不漲反降”者有之,質疑“是不是又在放衛星”者亦有之。《人民日報》的人民論壇雜志就職工對當前工資的滿意度所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對當前工資狀況不滿意的人達965%。為什么統計數據表明職工工資增長速度很快,但人們對目前的工資增長水平卻很不滿意?有專家認為,其中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增長的工資主要流向壟斷行業。據統計,目前我國的電力、電信、石油、金融、保險、水電氣供應、煙草等行業共有職工833萬人,不到中國職工人數的8%,但工資和工資外收入總額估算卻相當于中國職工工資總額的55%。二是流向了管理層。不同的研究機構用不同的方式所進行的調查都表明,目前有些行業管理層和普通職工的收入差距達15倍,高的甚至達到了30多倍。因此即便是在壟斷行業,普通職工也沒有從這些“增長”分得多少份額。以北京網通、北京電信為例,有媒體曾披露,一線裝機職工的月工資都在七八百元左右,與2006年7月實行的北京最低工資640元相差無幾。至于私營企業普通職工的工資長期徘徊不前,就更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了。不少私營企業主甚至徑直將當地的最低工資規定為職工最高工資,使得他們的收入大大低于當地的職工平均收入水平。
資源分配的失衡還表現在資源的配置越來越向國家傾斜。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稅收的超高速增長。我國政府2007年稅收收入將超過5萬億元,比2006年多出12萬億元,增幅超過30%。如果以人口總數來計算,相當于每個人貢獻了3846元的財政收入,一個三口之家分攤到的財政貢獻是11538元。第二是各級政府的非稅收入。資料顯示,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十幾年中,我國政府收入中,費都遠遠大于稅。到本世紀初,稅收收入占政府收入的比重為492%。也就是說,非稅收入,即各種費收,仍占到政府收入的一半以上[ZW(]高培勇編:《中國稅費改革問題研究——財政部財政改革與發展重大問題研究課題叢書》,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年。[ZW)]。這幾年全國稅收大幅度增長,稅收收入的比重有所提高,但各種費也在大幅度增長。2006年,我國的養路費收入保守的數字是900多億元;土地出讓金,政府的統計數據是7000多億元。但是,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平新喬調研的結果是,2006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保守估計超過1萬億元[ZW(]《證券時報》2007年7月12日。[ZW)]。除此之外,在預算收入和預算外收入之外,還有其他以政府名義、運用政府行政權力獲取但并沒有納入預算也沒有納入政府預算外的收入,如工商、公安、稅務、衛生防疫等部門的變相罰款、收費收入等。第三,壟斷性國有企業的利潤。2007年12月8日,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在“2007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稱,央企利潤“增長的勢頭壓不住”,“預計到今年底,153家央企的利潤將接近1萬億元”。2006年央企的利潤為7200億元,實際增長幅度達到39%。
與此同時,居民收入的增加仍低于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2006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1759元,2007年的薪資漲幅有望達到8%,約為12700元。2006中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7元(不到城市居民的1/3,如果扣除統計水分、實物收入以及第二年投入再生產等的費用,農村居民收入恐怕不到城市居民收入的1/5),若也按同樣漲幅,2007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3873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