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優化公共服務供給,切實增進民生福祉
努力提供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編制各鎮街、園區公辦學校建設規劃,制定居住區配套教育設施規劃建設管理辦法,新建擴建21所公辦學校。實現民辦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基本全覆蓋、優質學校比例提升到60%。大力發展公益普惠性幼兒園。推進高等教育發展。優化積分制入學辦法。完善企業人才子女入學機制。購買民辦義務教育學位同比增加20%。創新和推廣委托管理等辦學模式,完善學校績效管理機制。推進教育信息化和“慕課”試點。引進德國、臺灣等優秀職教教學團隊,提升辦學水平。爭取成功創建省現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示范市。
全面推進衛生強市建設。優化整合醫療資源,推動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加快“一中心三平臺”信息化建設。提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水平,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力爭基層診療服務量占65%以上。建設市第九人民醫院。鼓勵市鎮醫院聯合辦醫,推動部分公立醫院向專科醫院、醫養結合機構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轉型。引進一批高層次醫療衛生人才,加強“東莞名醫”和省名中醫藥專家培養,推進中醫藥強市建設。
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建立健全住房保障體系。落實房地產調控和住房限購政策。穩定房地產市場土地供應。加快非住宅商品房去庫存。探索建立房地產用地招拍掛的創新機制。研究出臺有利于長遠發展包括保障房、人才房在內的、購租并舉的住房保障體系政策。研究改善剛需部分村(居)民居住條件的政策。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建立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出臺物業管理辦法。穩步擴大住房公積金繳存覆蓋面。
著力加強文化體育建設和民生保障。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試點建設。實施“文物保護與利用”和“城市歷史文化特色與價值強化”兩大工程。挖掘工業遺產資源,推進文化創意改造。爭取成功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爭創全國版權示范城市。推動全民健身運動,辦好亞洲馬拉松錦標賽和市運會。繼續辦好十件實事。將低保標準從每人每月610元提高到720元。推廣電子社保建設。新建25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落實“8+1”社會救助制度。發展志愿服務、慈善、老齡和殘疾人事業,新增養老床位500張以上,開展醫養結合試點。加快市老年大學新校區建設。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積極幫助青少年成長成才。開展新一輪雙擁模范城創建。擴大法律援助范圍。實施“巾幗關愛行動”。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