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詞注解:
三個走在前列: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走在前列、對外開放合作走在前列、重點改革突破走在前列。
智能制造等“六大工程”: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創新制造、優質制造、集群制造、綠色制造“六大工程”。
四新經濟:由“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構成的新型經濟形態。
直接落地改革:東莞開展的以企業依法承諾制、備案制和事后監管制為主要內容,實行“先建后驗、寬進嚴管”模式的投資項目審批改革。
“三互”大通關:強化跨部門、跨區域的內陸沿海沿邊通關協作,完善口岸工作機制,實現口岸管理相關部門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提高通關效率。
“放管服”改革:全國統一推進的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
營商環境“加一”、綜合成本“減一”:“加一”指提高政府服務水平,使東莞的營商環境比其他地區更勝一籌。“減一”指努力降低企業綜合經營成本,使其享受到更為低廉的成本優勢。
智能終端:具有多媒體、通訊、網絡、數據管理等功能的智能設備,如智能手機。
智網工程:把轄區分成一個個“網格”,依托統一的信息系統,通過網格員每日巡查反饋工商信息、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等情況,實現精準執法、精準管理。
以案說防:公安等部門以分析典型案例為主題在社區開展的普法活動,旨在提高群眾的法律意識和安全防范技能。
民辦教育專項資金:為支持我市民辦教育各項事業發展,由市財政安排的、具有專項用途和績效目標的公共預算資金。從2016年起至2020年,預計共投入6.5億元。
托管改革:將部分公辦、民辦學校交由優質學校托管辦學,進一步提升全市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平。
慕課:英文“MOOC”的音譯,指運用網絡開放課程,進行大規模遠程授課的教育模式。
分級診療制度:按照疾病的輕重緩急及治療的難易程度進行分級,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疾病的治療,實現基層首診和雙向轉診。
兩違:違法用地、違章建筑。
中等收入陷阱:指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均收入達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順利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最終出現經濟停滯的一種狀態。
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為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要求充分發揮廣州、深圳在管理創新、科技進步、產業升級、綠色發展等方面的輻射帶動和示范作用,攜手港澳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
深中通道:連接深圳市和中山市的大橋,全長24千米。計劃2023年底或2024年上半年建成通車。
洼地效應:增創城市環境的比較優勢,形成對各類生產要素的較強吸引力,促進外來資源向本地區匯聚。
虹吸效應:區域中心城市利用自身優勢產生的強大吸引力,將其他地區的投資、消費或資源吸引過來,被吸引地區的發展因此而減緩。
五縱四橫六連:我市“十三五”規劃建設的高速公路網絡。“五縱”指廣深沿江高速、廣深高速、增莞深高速、從莞高速、博深高速;“四橫”指莞番高速—河惠莞高速、虎崗高速—惠常高速、龍林高速—從莞高速清溪支線、深圳外環高速;“六連”指蓮花山通道、虎崗高速虎門港支線二期、虎門大橋、深茂鐵路公路通道、龍大高速、清平高速。
“8”字形環城路網:指環莞快速路建成后與環城路形成的“8”字形路網。
雙水源保障:指東江、西江雙水源的東莞供水保障體系。
國考斷面:指《廣東省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中,國家對省地表水水質考核的斷面。
慧教育:以引領學生智慧成長、促進教師生成教育智慧、引導家長智慧養育為根本目標,以智慧校園、智慧德育、智慧管理、智慧課堂、智慧評價等為重要內容,努力實現智慧育人、育智慧人。
十大行動計劃:市委、市政府以黨代會精神為指導,以八大調研成果轉化為重點,出臺了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統領、推動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平發展的十大行動計劃。
產業加速器:以高成長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通過服務模式創新充分滿足高成長企業對于空間、管理、服務、合作等方面個性化需求的新型平臺載體。
融資租賃:指企業購買設備等實物時,由第三方出資,企業向第三方支付租金的新型融資方式。
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用易編程、易修改、易擴展的數控設備、軟件控制代替剛性的生產設備和工序過程,使剛性生產線實現柔性化、個性化,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多快好省地完成多品種、中小批量的生產任務。
中期票據:指具有法人資格的非金融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按照計劃分期發行的、約定在一定期限還本付息的債務融資工具。
股權投資基金:指以非公開方式向特定對象募集資金設立,對非公開交易的企業股權進行投資并提供增值服務的非證券類投資企業。
TOD開發: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
一港一鐵:東莞港與廣東(石龍)鐵路國際物流基地。
多式聯運:由兩種及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銜接、轉運而共同完成的運輸過程。
超級中國干線:是向來往香港與東莞的國際物流提供班次式的空、陸聯運服務和保稅倉服務的一種國際物流倉儲服務。
土地1.5級開發:根據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和土地開發時序,通過租賃或短期土地使用,建設可移動、可生長的建筑和設施,開展品牌推廣,挖掘土地價值,形成滾動開發。
多規融合: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融合到可以明確邊界線的市縣域圖上,實現一個市縣一本規劃、一張藍圖,解決現有各類規劃自成體系、內容沖突、缺乏銜接協調等突出問題。
海綿城市: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彈性”的城市。
城鄉環境“六整治”:城鄉環境衛生、道路設施、違章戶外廣告、違法建筑、城市“六亂”和打擊“黑煤氣”專項整治。
PPP模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合作模式。
“一中心三平臺”信息化建設:一中心指全市衛生計生數據中心,三平臺指基本醫療、公共衛生、計生服務信息平臺。
“8+1”社會救助制度:包括低保救助、特困人員供養、受災人員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臨時救助、社會力量參與等九方面的社會救助制度。
一門式一網式:依托基層公共服務綜合平臺和網上辦事大廳,整合部門分設的辦事窗口和審批服務系統,建設政府綜合服務窗口和網上統一申辦受理平臺,實現一門集中、一網受理、一窗通辦。
一窗通辦、一網通辦:群眾、企業、機構等在一個綜合服務窗口或網上辦事大廳,即可完成相關事項的申報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