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南寧市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

發布時間: 2016-03-06 11:42:51  |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南寧市政府  |  責任編輯: 王虔
關鍵詞: 提質增效,合作開放,創新,生態,公共服務

二、“十三五”的奮斗目標和主要任務

“十三五”時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將緊緊把握國家建設“一帶一路”、推進結構性改革、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支持西部地區發展、加快脫貧攻堅和自治區實施“四大戰略”“三大攻堅戰”等重大機遇,針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和薄弱環節,采取積極措施,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努力實現南寧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根據《中共南寧市委員會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市人民政府在廣泛征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各縣區、各部門各單位、專家學者以及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南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以下簡稱《綱要(草案)》),共分3大板塊11篇42章,分析“十三五”發展環境,明確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并就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進行全面規劃。《綱要(草案)》起草過程充分體現了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的要求,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在這里,著重報告三個方面內容:

(一)關于“十三五”發展的總體要求及奮斗目標。

我市“十三五”時期發展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自治區黨委十屆六次全會和市委十一屆十四次全會精神,按照中央“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自治區“兩個建成”戰略目標,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著力構建“一平臺兩體系三中心”,加快建設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區域性國際城市、“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城市、具有濃郁壯鄉特色和亞熱帶風情的生態宜居城市,不斷增強首府的支撐力、輻射力和先導帶動作用,勇當廣西“兩個建成”排頭兵。

圍繞總體要求,《綱要(草案)》提出了經濟發展、創新驅動、社會民生、生態環境4大類32項量化指標構成的規劃指標體系和目標值。其中最關鍵的指標就是地區生產總值2018年比2010年翻一番(按可比價計算),到2020年突破5000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也就是地區生產總值、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8%。提出這樣的目標,主要基于三個方面考慮:一是落實市委提出的“十三五”時期勇當廣西“兩個建成”排頭兵的決策部署。根據測算,2020年我市地區生產總值、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比2010年翻番,年均分別需增長3.9%、5.4%,按照這個速度,雖然可以實現翻番要求,但更為重要的是,我市作為后發展欠發達地區,要縮小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同時要落實市委關于勇當廣西“兩個建成”排頭兵的決策部署,必須保持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國、全區平均水平。二是充分考慮8%增長目標的實現基礎。要實現8%的年均增長目標,我市有基礎、有空間。從供給方面的支撐條件看,第一產業年均增長4%,第二產業年均增長8.1%,第三產業年均增長8.6%;從需求方面的支撐看,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9%,都是有把握的。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看,“十三五”隨著收入倍增計劃實施、消費升級加快,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年均增長8%可以實現。三是確保經濟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客觀要求。過去發展主要是依靠生產要素大規模、高強度、低水平投入。“十三五”是經濟發展在新常態下運行的重要時期,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經濟行穩致遠要靠創新驅動、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來實現。提出8%的目標,既為轉型升級、結構性改革留出空間,也使經濟提質增效成為可能。

各位代表,實現上述目標,到2020年,我市經濟綜合實力將躍上新臺階,首府的支撐力、輻射力和先導帶動作用全面增強,“南寧渠道”作用進一步發揮, “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城市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產業向中高端發展,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南寧都市圈基本形成,貧困縣(區)全部摘帽,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安康,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省會城市前列,我市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二)關于構建“一平臺兩體系三中心”。

構建開放合作平臺。打造“南寧渠道”升級版,構建面向東盟、聯動西南中南、對內對外開放合作的平臺。

——建設“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城市。打造銜接“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推動高鐵、航空、公路、內河航道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推進建設通往中西部地區的北上通道和通往中南半島國家的南下通道,加密與東盟國家及國內重要城市空中航線。建設區域性國際商貿物流大通道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物流節點城市,加快推進中國—東盟商品交易中心等項目建設。促進“南寧渠道”全面升級,服務和推進打造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升級版,推動南寧—崇左經濟帶、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建設。建設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以“一區多園”模式,搭建基礎設施等五大平臺,打造五象新區總部基地板塊、產業板塊區域,在五象新區、高新區等建設多個信息產業承載園區,推進一批信息通信基礎設施、跨境電商、遠程醫療、網絡文化交流等信息服務業項目,到2020年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發展框架基本成型。加快南寧綜合保稅區建設,發展電子信息、保稅物流加工、跨境電商等產業,推進保稅直供平臺建設,建成中國—東盟進出口的重要渠道。

——深化與西南中南地區的合作。依托南貴、南昆、湘桂高鐵,吸引西南中南地區企業在南寧設立區域總部、結算中心、產品分銷中心等,共同開拓東盟市場。強化與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密切與港澳臺合作,加快CEPA示范城市建設。積極融入粵桂高鐵經濟帶建設,落實粵桂共同行動計劃。

——打造更強勁的“雙核驅動”核心引擎。推動中國(北部灣)自貿試驗區創建,加快北部灣同城化步伐,引領北部灣經濟區綜合配套改革。完善南寧港六景、牛灣等港區功能及配套設施,加快西津二線船閘等內河航運樞紐項目建設,加強與珠江—西江經濟帶城市間合作,實現與粵港澳新興產業合作。積極參與左右江革命老區建設,推動建成山清水秀、安居樂業的幸福老區。

——提高對外經濟貿易水平。繼續發展加工貿易,以高新區、江南工業園、綜合保稅區為重點,鼓勵加貿企業集群發展,推動產業鏈向研發設計、品牌營銷等生產性服務業延伸,加快電子信息出口加工基地建設,提高產業層次。大力發展服務貿易,積極創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積極開展對外勞務合作,支持企業走出去。鼓勵和引導外資進入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利用外資質量水平。

構建產業新體系。圍繞補短板、強優勢、顯特色,推動產業結構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

——補齊二產短板。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市”戰略,落實《中國制造2025》,加快建設區域性現代制造業基地。“十三五”期間,全部工業總產值達6500億元,工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33%以上,形成3個千億元園區、3個千億元產業、5個以上百億元企業。加快園區建設。提升高新區發展質量,經開區重點打造生物醫藥和空港產業園區,東盟經開區建成廣西最大的食品加工產業園。江南工業園區建成千億元電子信息專業園區,新興產業園建成高端裝備制造專業園區。做大做強六景、黎塘、伊嶺等工業園區。加快結構調整。著力打造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3個產業成為主導產業。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品制造、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2020年電子信息產業產值達2000億元以上。加快新興產業園建設,大力發展軌道交通裝備、汽車及零部件等成套設備制造業和以鋁精深加工為支撐的特色裝備制造業,2020年高端裝備制造業產值達1200億元以上。力爭在生物制藥、現代中藥、高端醫療器械等領域取得新突破,2020年生物醫藥業產值達300億元以上。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食品、建材、化工等傳統產業。培育強優企業。重點扶持競爭力強、稅收貢獻大的企業,2020年工業總產值百億元、十億元以上企業分別達5家、60家以上。推動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

——發揮三產優勢。打造區域性現代服務業中心城市,2020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突破3400億元。做優做強金融服務業。以發展地方金融和跨境金融為主線,深入實施“引金入邕”戰略,完善各類金融組織體系,發展科技金融、互聯網金融等新興業態,推進產業金融和普惠金融。2020年金融業增加值達750億元左右,占全市服務業增加值比重超過22%。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培育物流龍頭企業,重點打造電商物流、農副產品物流等五大物流產業,推進中國—東盟國際物流基地、南寧空港物流產業園等十大物流集聚區建設。2020年物流業增加值達470億元,占全市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的14%。創新發展電子商務和信息服務業。以電子商務、信息服務、服務外包為核心,以電子商務產業園等為載體,打造電子商務和信息服務業集聚區。加快中國—東盟(南寧)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中國—東盟電子商務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推進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市建設,2020年電商交易總額達3500億元以上,發展5家以上交易額超百億元的電商企業,建成2個以上具有影響力的電子商務產業園區。推進國家信息消費示范市建設,建設泛在普惠的信息網絡,實現中心城區免費Wi-Fi全覆蓋,絕大部分城鎮地區光網覆蓋、光纖到學校、到農戶。同時,加快發展商貿和會展業、旅游業和運動休閑、健康養老、文化創意和設計、教育培訓、節能環保、科技服務七大新型服務業。

——凸顯一產特色。著力提高農業生產和生態功能,積極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重點支持武鳴、橫縣、賓陽等產糧大縣(區)建設,到2020年基本農田確保780萬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650萬畝以上。實施“10+3”特色農業產業提升行動,培育知名農產品品牌。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依法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積極培育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主體,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堅持“產村互動、農旅結合”,推進市、縣、鄉三級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和生態綜合示范村建設,進一步提升隆安“金穗”、西鄉塘“美麗南方”等一批示范區輻射帶動作用,建設一批休閑農業與農村旅游示范點。大力推進農產品電商平臺建設。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完善農業新型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