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奮力前行的2016年
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第一年,我們要認真貫徹中央和省里的決策部署,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應對下行壓力,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三去一降一補”要求,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底線思維,保持戰略定力,勇于攻堅克難,創造性地做好工作,確保實現“十三五”發展良好開局。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財政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增長9%、8%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爭增長10%。
今年,要努力做好十個方面工作:
(一)著力推進實體經濟穩定發展。
加大企業幫扶。認真落實國家、省各項支持政策,加快制定我市針對性、精準性、實效性更強的具體政策措施。修訂完善扶持產業發展“1+3+5”、困難企業幫扶10條等政策,加大兌現密度,簡化辦事流程。堅持分類施策、有進有退,對產品有市場、有效益但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予以支持,對停產半停產、連年虧損、資不抵債的企業通過實施兼并重組、破產關閉等辦法,盤活存量資產。積極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等專項行動,加大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稅減費力度,堅決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特別是壟斷性中介服務收費。全面做好地產品產銷銜接,大力幫助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
穩定房地產市場。堅持供需兩個方向發力,多措并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完善廉租房、公租房并軌運行,積極推行貨幣化安置和先建后拆,新建棚戶區改造安置房2萬套以上。加大進城農民購房貸款支持力度,推進非公企業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分類確定土地供應規模,把握土地供應節奏,改善房地產供給結構,有效釋放住房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
加強融資服務。依托地方國有控股平臺,加快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深化政銀擔風險分擔機制。充分發揮財政杠桿作用,設立轉貸資金,創新金融產品,引導銀行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健全政府投資引導基金運作機制,推動股權投資基金集聚發展。規范互聯網金融,堅決遏制非法集資。抓住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戰略性新興產業板設立等機遇,支持企業首發上市、在新三板和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掛牌,鼓勵企業參與上市公司重組。引導企業發行公司債、私募債,運用好集合債等金融工具。
強化要素保障。推進三水廠遷建、七水廠二期和巢湖三水廠建設,實施供水管網互聯互通工程。新建肥北500kV等電力工程30項、總投資19億元。加快天然氣高壓管網建設,大力發展CNG常規站等新型工業用戶,進一步增強供氣保障和儲氣調峰能力。開工建設金源熱電2×350MW改擴建工程。
(二)著力推進轉型升級。
集聚發展新興產業。突出十大重點產業,加快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集聚發展試點和首批4個省級集聚發展基地,謀劃申報新一批省級基地,梯度建設一批市級基地。加快推進通富芯片封裝、射頻芯片研發等重大項目建設,推動江淮電動輕卡、中航新能源汽車、國軒動力電池、陽光三星儲能等項目試產投產。積極布局未來型先導產業,推進燃氣輪機、數控機床、機器人等一批前瞻性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國際智能語音產業園等建設,全力創建“中國軟件名城”。修訂完善推廣應用政策,推動光伏電站資產證券化和產業集聚,申報建設國家光伏“領跑者”計劃示范基地。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兩化”深度融合,推進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綜合運用財稅、金融等政策,積極引導企業大規模開展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實施“萬千百”創新工程,大力推進惠而浦變頻滾筒洗衣機、海爾智能工廠、長安自主轎車二期、合肥歐洲工業設計中心等重大項目建設。實施“機器換人”行動計劃,進一步提升裝備制造、家用電器、汽車及零部件、安全食品等優勢傳統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推動主城區工業園區轉型升級,打造若干綜合效益明顯的都市產業園區。支持瑤海老工業區加快搬遷改造。籌建全國再制造產品交易中心。
加速服務業發展。圍繞消費升級和新興業態發展,突出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等十大重點服務業,謀劃申報一批省級服務業集聚區,推進建設一批市級服務業集聚區。依托濱湖國際金融服務后臺基地,積極引進相關金融企業,打造金融上下游產業鏈。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電商和快遞物流、金融支付企業,加快建設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圍繞全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建設,搭建國際研發服務外包創新平臺,打造一批綜合配套功能完善的服務外包園區。出臺支持政策和服務目錄,引導檢驗檢測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加強現代物流園區和物流平臺規劃建設,謀劃實施綜合物流基地和環狀快遞產業園等項目。做大做強會展業,精心舉辦家博會、文博會、新能源汽車展、工業設計大賽、工業4.0峰會、海峽兩岸半導體論壇等展會和活動。加大資源整合力度,聚焦健康產業發展,推進健康合肥建設。加快全國旅游標準化城市試點建設,推動萬達文化旅游城等重大項目建成開業。推進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化,擴大信息消費和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