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圍繞建設現代農牧業,切實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
提高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繼續實施百億斤糧食增產規劃,全年新增節水灌溉面積450萬畝、高標準基本農田400萬畝,確保糧食總播面積不低于8000萬畝、總產穩定在550億斤以上。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守住耕地數量紅線和質量底線,加快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夯實糧食生產根基。推動種植業結構由“生產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加快發展市場需求旺盛的綠色有機產品,擴大優質高產高效農作物和飼草料種植面積,加強設施農業特別是大中城市蔬菜基地建設,積極爭取建設國家優質馬鈴薯種子功能區和種植加工基地。扎實推進“糧安工程”,提升糧食倉儲和流通基礎保障能力。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繼續實施“雙百千萬”高產創建工程,重點抓好牲畜品種改良,提高單產、增加效益。加快發展農區畜牧業,積極推廣標準化、規模化養殖。穩步發展草原畜牧業,推進生態草業發展,抓好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抵御災害能力。
提升農牧業產業化水平。圍繞建設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目標,進一步加強產業基地建設,打造優勢產業帶,提高產業集中度。大力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把產業鏈、價值鏈等現代產業組織方式引入農牧業生產,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完善龍頭企業與農牧民利益聯結機制,因地制宜推廣成功的利益聯結模式,構建農畜產品現代營銷體系,讓農牧民從產業化經營中得到更多實惠。加強農牧業品牌建設,做好原產地保護和綠色、有機、無公害產品認證,培育更多馳名品牌和地理標志商標。凈化農畜產品產地環境,加快農畜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和追溯體系建設,形成覆蓋從田間到餐桌全過程的監管制度。抓好國家毛絨質量檢驗體制改革試點。嚴格實行牲畜交易強制檢疫制度,強化重大動物疫病和布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治。
創新農牧業生產經營方式。在穩定家庭經營的基礎上,積極穩妥地推進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大力發展種養大戶、家庭農牧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鼓勵發展集體經營、合作經營和企業經營,加快構建現代農牧業經營體系。扎實開展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和草原確權承包工作。完善土地草牧場經營權流轉政策,健全公開規范的流轉市場,重視并解決好流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調動廣大農牧民和市場主體投資積極性。穩步推進農村牧區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制定農村牧區宅基地制度改革指導意見。
加強以水為中心的農牧業基礎建設。加快“引綽濟遼”、畢拉河水利樞紐等項目前期工作,開工建設綽勒水庫下游灌區、嫩江干流防洪和黃河二期防洪工程,加強大江大河主要支流、中小河流治理,加大山洪災害防治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力度。實施灌區、牧區及生態脆弱區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基本完成農村牧區安全飲水工程。積極調整用水結構,推進跨盟市水權轉讓。統籌推進農村牧區公路、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開展農村牧區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提高新農村新牧區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