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3 浙江省出口企業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
2008年,在國際金融危機不斷蔓延影響下,浙江省出口企業面臨較多挑戰,從市場端的收匯困難、訂單下降等風險,到經營鏈的存貨積壓、資金回籠困難等壓力,均有不同程度顯現。但是,浙江出口企業主動適應環境變化,積極應對挑戰,保持了全省出口形勢的基本平穩,為促進浙江經濟較快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據調查,浙江出口企業主要有以下舉措:
一是加強信用建設應對收匯風險。針對一些境外進口商資金緊張,拒付貨款、違約毀單、申請破產等情況,出口企業主動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等的作用,及時發布危機動態、國別風險、行業風險等預警信息;建立動態的客戶信用數據,通過對境外進口商資信的評估,把有信用風險的境外進口商列入“黑名單”;建立出口收匯風險控制制度,加大對境外應收賬款的跟蹤排查,增加出口信用保險投入,拓展出口信用保險項下貿易融資渠道;運用各種金融工具和靈活的結算方式規避當前金融市場動蕩風險等。
二是多種措施并舉提高競爭實力。針對外部需求明顯減弱、內銷渠道尚未有效打開、產能過剩矛盾顯現的情況,浙江出口企業及時調整出口結構,努力尋求新的出口市場,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2008年,全省出口美國、日本等傳統市場的占比較上年分別下降2個和0.4個百分點,出口中東、東盟、獨聯體、非洲等地區的占比較上年均有所上升;同時,加強研發能力,積極提升產品技術含量,提高核心競爭力;加大品牌建設力度,實力較強的企業主動“走出去”,并購國外成熟品牌,帶動產品結構優化重組;建立企業聯盟,大力整合研發、生產、市場等資源,減少單個企業風險。
三是加快物流周轉消化存貨積壓。上半年原材料價格節節攀升時,部分企業的鋼材、PTA等原料囤積較多,但隨著下半年原材料價格急轉直下,企業庫存原材料短期難以完全消化,虧損較多。為此,浙江出口企業加快物流周轉速度,緩解存貨積壓、成本攀升等問題;積極開發國內市場,擴大存貨內銷規模,盡快回籠資金;創新融資方式,向物流中介抵押存貨融資,緩解資金壓力。
四是參與金融創新增強融資能力。針對企業銷售困難,效益回落,資金周轉難度加大等壓力,浙江出口企業主動利用融資平臺和金融產品,積極滿足自身資金需求。利用銀行承兌匯票、信貸資產證券化、國際結算、信用證等金融產品融通資金,以保函和備用信用證為例,2008年出口企業通過商業銀行辦理上述兩項業務的規模較上年分別增長43%和172%;積極通過金融市場發行短期融資券等創新產品,拓寬融資渠道;在各級政府和金融管理機構幫扶下,啟動“瘦身計劃”,及時處置與經營無關的資產,加快回籠應收賬款等,千方百計謀轉機、求發展。
(二)三大產業穩步增長,產業結構趨向協調
2008年,浙江省三次產業結構為5.1:53.9:41,三產比重上升0.3個百分點,一、二產業比重分別下降0.2和0.1個百分點,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取得進展。
1.農業生產基本穩定。2008年,全省上下積極克服雨雪冰凍等自然災害影響,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3.9%,增幅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糧食生產形勢較好,種植面積和總產量雙雙增長。經濟作物生產基本穩定。在政府部門推動下,畜牧業生產較快增長,其中能繁母豬存欄數、生豬累計出欄數、豬肉產量增幅較大。漁業生產基本穩定。農業生產結構繼續優化升級,龍頭企業經營形勢較好,現代化、機械化、生態化和信息化農業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2.工業生產保持增長。2008年,浙江省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10.1%,增幅比上年回落6.3個百分點(圖10)。工業產銷銜接良好。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浙江工業正從輕工業向以基礎工業為主的重工業轉移,而重心又向加工組裝工業轉移,以交通運輸設備、金屬制品、電氣機械為代
表的裝備制造業保持較高增幅。同時,“工業創新推進年”活動深入開展,工業創新成效明顯,2008年新增國家企業技術中心6家,新增企業技術中心69家,推出120項技術趕超計劃項目。新產品產值率16.6%,高于上年水平,新產品對工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率達23.3%。全年專利申請量和專利授權量分別居全國第3位和第2位,獲國家科學技術獎24項,獲獎之多歷年少見。
工業效益增幅回落。2008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下降11.7%,而上年同期為增長29.8%。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不斷加深,加上原材料、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以及內外需制約和銷售價格下降等因素,導致企業效益回落較快。
3.服務業較快發展。2008年,浙江省服務業增加值增幅高出GDP增幅1.7個百分點,對GDP的增長貢獻率有所提高。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零售、住宿餐飲、金融等服務業增加值保持較快增長。現代服務業聚集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杭州、寧波、溫州等的現代服務業特色區塊逐步發展,電子商務服務、文化創意產業、以港口物流為核心的現代物流業發展較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