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國城市發展高峰論壇暨《城市藍皮書》 中國網張琳攝影
· 建設部原總規劃師:中國城市三大結構都需調整
· 2009年中國城市發展呈現6特點 在改革與探索中前行
· 2009年城市經濟發展基本面依然看好 區域發展均衡
· 至08年末我國城鎮化率為45.7% 有6.07億城鎮人口
· 城鎮醫保、低保體系建設成為未來城市發展重點
· 城市藍皮書提出: 推進城市發展轉型四大政策建議
· 我國有百萬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18座 超大城市39座
截至2008年末,我國城鎮化率達到45.7%,擁有6.07億城鎮人口,形成建制城市655座,其中百萬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18座,超大城市39座。城市經濟與社會效益不斷提高,城市生產總值和人均收入連續多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長率,城市居民的居住條件、受教育機會以及醫療、失業、養老保障等均有大幅度改善。城市作為我國國民經濟活動的主要載體,已經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成為決定政治穩定、民生進步和環境可持續的關鍵因素。
· 藍皮書:建設低碳城市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城市藍皮書》指出,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發展低碳經濟正在成為各級部門決策者的共識。節能減排,促進低碳經濟發展,既是救治全球氣候變暖的關鍵性方案,也是踐行科學發展的重要手段。低碳城市建設是節能減排和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載體,將引領未來城市建設的新趨勢。
· 社科院副院長:城市管理體制改革滯后于城市發展
· 社科院專家:08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上漲1.6%
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的單菁菁表示:200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顯著增加,比上年提高近2000元,但增長速度明顯放緩,增速下滑3.8個百分點。同時受CPI以及宏觀經濟背景的影響,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上漲了1.6個百分點。
· 2008年GDP排名前20的城市工業增長下滑1.3—10.8%
以GDP排名前20名的城市為例,工業增長下滑幅度分別為1.3—10.8個百分點,普遍高于該城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下滑幅度。城市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分別下滑了7.7到134.5個百分點。城市外貿出口總額增長速度平均下滑8.5個百分點,城市土地購置面積與開發面積同比分別下降8.6和5.6個百分點,城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9.7%,空置面積同比增加21.8%,其中商品住宅空置面積同比增長32.3%,城市財政收入增長分別下滑3.9—32.4個百分點。
· 09年城市發展面臨工業轉型、消費拉動不足等態勢
5月27日聯合國剛剛發布了全球經濟增長預測,認為2009年全球經濟增長將下滑2.6%,比年初預測又下滑2.1個百分點,全球進口貿易將會出現自1982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而我國外貿依存度高達70%左右,外需市場的萎縮將對我國出口和對我國的經濟增長帶來影響。
二是工業發展面臨轉型。從歷史數據看,我國出口與工業增速有高度同步的特征,外貿出口受阻將直接影響工業生產,特別是出口加工生產。上個月,5月份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各種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雖然已經呈現逐步回升趨勢,但仍比上年同期回落了7.1個百分點,同時CPI同比下降了7.2%,創1996年以來的新低,表明產能過剩現象普遍存在,工業發展面臨轉型。
三是消費拉動力度不足。近年來,中國城市消費雖然保持著穩定增長的態勢,但是從消費結構上看,居民消費度仍然很低。由此我們認為,全球性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仍然有較大和長期的影響。2009年城市經濟發展仍將面臨特殊困難。但是盡管如此,改革開放30年,中國經濟已經取得偉大成就,物質基礎雄厚,外匯儲備充足,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同時,相對于發達經濟體,中國在面對危機方面有重大的作用,這在去年有充分的體現。另外,中國正處在消費結構升級、快速城市化等一系列結構性變化中,經濟發展的動力依然強勁。因此,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并未因國際金融危機而發生根本性逆轉,城市經濟出現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和調整的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