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近岸海域沉積物質量
2008年近岸海域沉積物質量狀況總體良好,沉積物污染的綜合潛在生態風險低。部分海域沉積物受到銅、鎘、石油類和多氯聯苯污染,個別站位石油類污染嚴重。
遼寧 沉積物質量總體良好,綜合潛在生態風險低。遼東灣海域普遍受到石油類的污染,個別站位石油類污染嚴重;遼東灣海域個別站位受到鎘的污染。大連近岸海域個別站位石油類污染嚴重。
河北 沉積物質量良好,綜合潛在生態風險低。
天津 沉積物質量良好,綜合潛在生態風險低。
山東 沉積物質量總體良好,綜合潛在生態風險低。
江蘇 沉積物質量總體良好,綜合潛在生態風險較低。蘇北淺灘近岸海域沉積物普遍受到多氯聯苯的輕微污染,局部海域受到汞的輕微污染,個別站位受到石油類和銅的輕微污染。
上海 沉積物質量總體良好,綜合潛在生態風險較低。
浙江 沉積物質量總體良好,綜合潛在生態風險低。寧波近岸、溫州近岸和臺州近岸海域沉積物普遍受到銅的輕微污染。
福建 沉積物質量總體良好,綜合潛在生態風險低。
廣東 沉積物質量總體良好,綜合潛在生態風險低。粵東近岸海域個別站位受到鉛的污染,深圳近岸局部海域受到鎘的輕微污染,珠江口個別站位沉積物受到多氯聯苯的污染,局部海域沉積物受到鎘的輕微污染。
廣西 沉積物質量總體良好,綜合潛在生態風險低。廣西近岸海域個別站位石油類污染較重。
海南 沉積物質量總體一般,綜合潛在生態風險中。海南近岸局部海域沉積物受到鎘的污染,個別站位鎘污染嚴重。
2008年近岸海域沉積物污染程度和綜合潛在生態風險
2.3 近岸海域貝類體內污染物殘留狀況
2008年,我國繼續在近岸海域實施了貽貝監測計劃,旨在通過監測海洋貝類體內污染物的殘留水平,評估我國近岸海域的污染程度和變化趨勢。監測的貝類主要種類為縊蟶、菲律賓蛤仔、文蛤、四角蛤蜊、翡翠貽貝、紫貽貝、毛蚶和僧帽牡蠣等。
監測結果顯示,我國近岸海域部分貝類體內的鉛、石油烴、鎘、砷和滴滴涕殘留水平超第一類海洋生物質量標準,其中個別站位貝類體內的石油烴和砷的殘留水平較高,超第三類海洋生物質量標準。上述結果表明我國近岸海域局部環境受到了鉛、鎘、砷和石油烴的污染,個別站位受到滴滴涕的輕微污染。
多年監測的統計結果表明,我國近岸海域貝類體內石油烴的殘留水平基本保持不變,部分近岸海域貝類體內鉛、滴滴涕、多氯聯苯和鎘的殘留水平呈現下降趨勢。
1997~2008年近岸海域貝類體內污染物的殘留水平變化趨勢
2.4海洋大氣環境質量與污染物沉降通量
2008年,國家海洋局在大連近岸、渤海東部[1]、青島近岸、長江口和珠江口五個重點海域開展污染物大氣沉降通量監測。
大連近岸海域 大氣氣溶膠中總懸浮顆粒物、銅、鉛和鎘濃度及其沉降通量基本保持不變。
青島近岸海域 大氣氣溶膠中總懸浮顆粒物濃度呈上升趨勢,總懸浮顆粒物沉降通量基本保持不變;銅濃度基本保持不變,銅沉降通量呈上升趨勢;鉛濃度及其沉降通量基本保持不變;鎘濃度呈下降趨勢,鎘沉降通量下降趨勢顯著。
長江口海域 大氣氣溶膠中總懸浮顆粒物濃度呈上升趨勢,總懸浮顆粒物沉降通量上升趨勢顯著;銅和鉛濃度及其沉降通量上升趨勢顯著;鎘濃度及其沉降通量基本保持不變。
珠江口海域 大氣氣溶膠中總懸浮顆粒物濃度及其沉降通量呈上升趨勢;銅濃度及其沉降通量上升趨勢顯著;鉛濃度呈上升趨勢,鉛沉降通量基本保持不變;鎘濃度及其沉降通量基本保持不變。
2008年重點海域氣溶膠中無機氮濃度的比較
大氣氣溶膠中無機氮含量的比較
大氣沉降是海洋中氮元素的重要來源之一,氨氮和硝態氮是大氣無機氮沉降的最主要形態。2008年國家海洋局在五個重點海域開展了大氣氣溶膠中的無機氮含量的監測工作,監測結果表明,重點海域氣溶膠中無機氮含量:青島近岸>長江口>珠江口>渤海東部>大連近岸。
[1] 自2007年開始,國家海洋局在旅順設置海洋大氣監測站,對渤海東部海域典型大氣污染物的沉降通量進行連續監測。因數據年限不夠,暫不對其趨勢進行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