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國應對氣候變化面臨的挑戰
(一)對中國現有發展模式提出了重大的挑戰。
自然資源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資源的豐度和組合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產業結構和經濟優勢。中國人口基數大,發展水平低,人均資源短缺是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長期因素。世界各國的發展歷史和趨勢表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商品能源消費量和經濟發達水平有明顯相關關系。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下,達到工業化國家的發展水平意味著人均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必然達到較高的水平,世界上目前尚沒有既有較高的人均GDP水平又能保持很低人均能源消費量的先例。未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還要持續增長,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將使中國面臨開創新型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挑戰。
(二)對中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中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以煤為主的國家,在2005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構成中,煤炭僅占27.8%,而中國高達68.9%。與石油、天然氣等燃料相比,單位熱量燃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使用石油、天然氣分別高出約36%和61%。由于調整能源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資源結構的制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面臨著技術和資金上的障礙,以煤為主的能源資源和消費結構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將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使得中國在降低單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方面比其他國家面臨更大的困難。
(三)對中國能源技術自主創新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中國能源生產和利用技術落后是造成能源效率較低和溫室氣體排放強度較高的一個主要原因。一方面,中國目前的能源開采、供應與轉換、輸配技術、工業生產技術和其他能源終端使用技術與發達國家相比均有較大差距;另一方面,中國重點行業落后工藝所占比重仍然較高,如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噸鋼綜合能耗與小型企業相差200千克標準煤左右,大中型合成氨噸產品綜合能耗與小型企業相差300千克標準煤左右。先進技術的嚴重缺乏與落后工藝技術的大量并存,使中國的能源效率比國際先進水平約低10個百分點,高耗能產品單位能耗比國際先進水平高出40%左右。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最終要依靠科技。中國目前正在進行的大規模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礎設施建設,如果不能及時獲得先進的、有益于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技術,則這些設施的高排放特征就會在未來幾十年內存在,這對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出了嚴峻挑戰。
(四)對中國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提出了諸多挑戰。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一方面需要強化對森林和濕地的保護工作,提高森林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進一步加強植樹造林和濕地恢復工作,提高森林碳吸收匯的能力。中國森林資源總量不足,遠遠不能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保護林地、濕地的任務加重,壓力加大。中國生態環境脆弱,干旱、荒漠化、水土流失、濕地退化等仍相當嚴重,現有可供植樹造林的土地多集中在荒漠化、石漠化以及自然條件較差的地區,給植樹造林和生態恢復帶來巨大的挑戰。
(五)對中國農業領域適應氣候變化提出了長期的挑戰。
中國不僅是世界上農業氣象災害多發地區,各類自然災害連年不斷,農業生產始終處于不穩定狀態,而且也是一個人均耕地資源占有少、農業經濟不發達、適應能力非常有限的國家。如何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下,合理調整農業生產布局和結構,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有效減少病蟲害的流行和雜草蔓延,降低生產成本,防止潛在荒漠化增大趨勢,確保中國農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對中國農業領域提高氣候變化適應能力和抵御氣候災害能力提出了長期的挑戰。
(六)對中國水資源開發和保護領域適應氣候變化提出了新的挑戰。
中國水資源開發和保護領域適應氣候變化的目標:一是促進中國水資源持續開發與利用,二是增強適應能力以減少水資源系統對氣候變化的脆弱性。如何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下,加強水資源管理,優化水資源配置;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大江大河、重要城市和重點地區的防洪安全;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活用水,確保經濟社會的正常運行;發揮好河流功能的同時,切實保護好河流生態系統,對中國水資源開發和保護領域提高氣候變化適應能力提出了長期的挑戰。
(七)對中國沿海地區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提出了現實的挑戰。
沿海是中國人口稠密、經濟活動最為活躍的地區,中國沿海地區大多地勢低平,極易遭受因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各種海洋災害威脅。目前中國海洋環境監視監測能力明顯不足,應對海洋災害的預警能力和應急響應能力已不能滿足應對氣候變化的需求,沿岸防潮工程建設標準較低,抵抗海洋災害的能力較弱。未來中國沿海由于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岸侵蝕、海水入侵、土壤鹽漬化、河口海水倒灌等問題,對中國沿海地區應對氣候變化提出了現實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