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資與消費不平衡,國內需求相對不足
從投資和消費的關系看,投資比重依然偏大,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于投資尤其是由出口帶動的投資,而消費增長則相對慢于投資增長。2006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為109870億元,同比增長24%,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3.18萬億元,超過預定2.5萬億的目標,處于高位運行狀態。
2006年中國國內消費市場活躍,增速加快。據統計,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410億元,同比增長13.7%。其中,石油及制品類增長36.2%,汽車類增長26.3%,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24%,通訊器材類增長22%。但不可忽視的是,當前最終消費占GDP的比重已降到歷史最低水平,經濟增長過度依賴投資,國內消費需求相對不足問題在進一步加劇。2006年以來,投資和消費比例失衡態勢繼續擴大,內需仍然不足。2006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占GDP比重僅為51.1%,而在上世紀80年代最終消費占GDP比重曾達62%。另外,2006年前三季度投資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49.9%,消費僅為35.7%。
圖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和實際增長
出處:劉朝暉,《經濟降溫但仍需緊縮以鞏固調控成效》,廣發證券《宏觀經濟研究》,2007年1月
2.資產價格泡沫化苗頭值得警惕
首先,2006年我國房價平均上漲5.5%,增速仍然較快。其中,2006年6月,深圳、北京等8個城市新建商品住房價格同比漲幅超過10%,2006年11月,房價漲幅較大的城市包括:福州、北京、深圳、廈門、秦皇島、成都和貴陽,分別同比上漲10.4%、10.3%、9.8%、9.6%、9.3%、8.9%和8.4%。
圖3-2:我國房價漲幅與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漲幅比較
出處:白宏煒,《轉型期土地與資本盛宴——房地產行業2007 年展望》,中金公司研究部,2007年1月15日
圖3-3:全國商品房價格變動(商品房銷售總額/商品房銷售面積)
出處:白宏煒,《轉型期土地與資本盛宴——房地產行業2007 年展望》,中金公司研究部,2007年1月15日
圖3-4:北京商品房價格漲幅(按銷售額/銷售面積計算)
出處:白宏煒,《轉型期土地與資本盛宴——房地產行業2007 年展望》,中金公司研究部,2007年1月15日
圖3-5:深圳商品房價格漲幅(按銷售額/銷售面積計算)
出處:白宏煒,《轉型期土地與資本盛宴——房地產行業2007 年展望》,中金公司研究部,2007年1月15日
其次,股市方面,2006年滬、深兩市股票總成交額達到90468.89億元,較上年增長186.22%;兩市股票籌資額累計2204.43億元,創歷史新高。截至12月29日,上證綜指收報2675.474點,全年漲幅130.43%;深圳成份指數收報6647.14點,全年漲幅132.12%;中小企業板指數收報2493.26點,較年初上漲76.12%。2006年底滬市平均市盈率為33.3倍,深市平均市盈率為32.72倍,其中中小企業板為42.03倍。由于2006年全年A股指數翻了一番,證券、銀行、機械等行業漲幅超過100%,更有30只個股漲幅直逼300%,股指一路走高吸引兩市投資者新增517.68萬戶,投資者總開戶數接近8000萬戶。2006年滬、深兩市總市值89403.9億元,較上年增長175.68%,占GDP的比重已達49.62%。
2006年A股指數翻了一番,其主要推動力來自股改成功、貨幣流動性過剩以及開放式共同基金等三大因素,其中貨幣流動性過剩是基礎性因素。由于貨幣流動性過剩,新的資金不斷注入基金管理業,目前基金管理業的規模已達到原來的三倍之多,而新的資金仍在持續注入。通常情況下,隨著越來越多的資金涌入股市,利率會上升,從而減緩或者停止儲蓄從銀行流向股市。但由于2006年利率雖有調整,但幅度過小、行動過遲,致使利率杠桿遲遲難以發揮有效作用。另一方面,房地產市場也與股市形成互動關系,2006年的緊縮性調控使得房地產市場的升溫幅度有所控制,促使部分資金流向了股市。
圖3-6:上證指數(000001)行情走勢圖
出處:劉朝暉,《經濟降溫但仍需緊縮以鞏固調控成效》,廣發證券《宏觀經濟研究》,2007年1月
對此,一些經濟學家提出了警告:警惕內地股市已出現泡沫,其原因在于由中國銀行系統低存貸比所反映出來的流動性過剩。流動性過剩已經使股市翻番,而在未來,中國股市有可能會經歷一次痛苦的調整。一些經濟學家還擔憂,內外經濟的“雙失衡”如若持續下去,中國經濟將出現過熱,通脹加劇和資產泡沫成形。
從長期來看,資產泡沫會給市場扭曲的需求信號,房地產過熱會加大實物經濟的供給,雖然在一定的時期內能夠拉動經濟的過快增長,但最終將導致生產過剩和房地產泡沫,同時,股市上漲牽動貨幣資金的流動,資產泡沫的破滅會給投資者帶來損失,會給國家經濟帶來混亂。
3.房地產市場問題依然突出
盡管2006年針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頻出,但房地產市場問題依然突出,除上述房價依然走高有可能形成資產泡沫以外,我國房地產市場還存在住房供應結構性矛盾以及住房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問題。
首先,住房供應結構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房價增長過快,其深層次問題是住宅供給的結構性矛盾,突出表現為商品房價和空置率的“雙高雙漲”。2006年1月~6月,40個重點城市上市預售的套均建筑面積為115平方米,適合當地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經濟適用房仍然供應不足。
其次,住房保障制度仍不完善,低收入家庭住房難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我國雖然基本建立了住房保障制度,但由于政府保障能力的有限以及制度不夠完善,導致在制度實施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具體表現為:地方政府重視程度不夠,對城鎮居民的住房保障覆蓋比例較低,保障性住房供應量嚴重不足;住房保障制度僅覆蓋城鎮居民,尚未覆蓋流動人口。住房保障方式重購買輕租賃,主要的保障供應方式為經濟適用房,保障手段以建設為主,其他財政、金融、稅收等保障手段滯后;住房保障制度沒有納入政府的公共財政體系,廉租房制度尚未建立穩定的資金渠道,財政資金支持不足、來源渠道不規范、資金不穩定;住房檔案和收入信息系統不健全,無法準確界定住房保障對象;退出機制操作難以實現,容易造成福利固化。
4.短期宏觀經濟形勢與中長期經濟發展矛盾加劇
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上消費煤炭、鋼鐵、銅最多的國家,也是繼美國之后的第二大石油和電力消費國。據統計顯示,我國每創造萬元GDP所消耗的能源量是美國的3倍,德國的5倍,日本的6倍。“十一五”規劃綱要首次提出節能降耗的約束性指標,要求五年實現單位GDP能耗下降20%左右,2006年以來國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強化節約的政策措施:《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明確提出將能耗指標作為地方政府領導干部和國有大中型企業負責人的重要考核內容;對未進行節能審查或未能通過節能審查的項目一律不得審批、核準,從源頭杜絕能源浪費。為抑制高耗能產業盲目發展,從2006年10月1日起,國家對差別電價政策進行了進一步完善:淘汰類企業工業用電每千瓦時加價1角錢,限制類企業加價3分錢。
盡管新政策密集出臺,經濟結構和經濟增長方式中,長期存在的問題不是一時能立刻轉變的,高耗能產業仍在快速發展,經濟增長付出的代價依然過大。2006年上半年全國單位GDP能耗上升0.8%,能耗增長主要表現在鋼鐵、煤炭、石油、電力等行業。前三季度經濟增長為10.7%,而煤炭和電力生產增速分別為11.7%和12.9%,2006年節能降耗的任務難以完成,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亟待穩固。[iii]另一方面,2006年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為2%,而2006年上半年,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上升了3%到4%,2006年污染物減排指標同樣難以完成。
5.發展與改革的矛盾更加突出
(1)經濟增長方式與市場化進程之間的矛盾
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需要加快市場化改革進程。我國的市場化改革的任務還相當艱巨。目前,我國經濟增長方式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多方面反映了經濟體制中的深層次矛盾仍然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市場化改革遠未到位。由于要素市場的發育相對滯后,行政控制資本、土地等要素的問題還比較突出。目前,尚未形成資本、土地等要素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這使得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難以得到充分發揮。
2006年中央繼續強化土地審批的執行力度,對抑制固定資產投資過熱起了顯著的作用,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針對土地的宏觀調控依然主要是行政手段,這表明我國土地要素的配置還不是市場化的。
目前,中國的市場化程度呈現出結構性差異。一方面商品市場化程度已經很高,但是另一方面要素市場化程度仍然相對落后。一方面勞動力要素市場化程度進展比較快,但是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化程度相對滯后。一方面間接融資市場雖然規模很大,但是另一方面直接融資市場規模相對較小。一方面間接融資市場雖然規模很大,但是另一方面利率市場化程度還不高。與資本市場化相比,土地要素的市場化程度更低。
再者,以房地產信貸調控為例,在有關部門進行的房地產信貸調控中,同樣很大程度是依靠行政手段來實現的。由于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商業銀行之間利益相背,傳統的行政指令式傳導機制在很大程度上作用呈衰減之勢。相對于其他類型的貸款來說,房地產貸款通常被視作高質量、低風險的資產,而房地產信貸的風險常常在5~7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以后才會出現,因而商業銀行不僅絕不會放棄這個領域,還具有擴大信貸的內在沖動與維持高房價的動力源泉。而現有財政體制和政績考核下,各級地方政府無論是出于財政增收、政績形象還是其他利益需要,都具有推動房地產業發展、帶動房地產價格攀升的強烈動力。事實上,商業銀行已經與地方政府和房地產開發商結成“利益同盟”,對中央政府的調控政策陽奉陰違甚至公然違背。尤其是在貨幣流動性過剩的情況下就更是如此。
(2)宏觀調控與政府職能轉換之間的矛盾
當前,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關鍵在于政府轉型。由于政府轉型不到位,不僅造成了投資過度、無序競爭、重復建設等問題,而且還影響了政府正確履行宏觀調控、經濟管理、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導致政府某些經濟管理職能的扭曲。我國的市場經濟制度至今還存留著濃重的計劃經濟和早期市場經濟制度的痕跡,這既體現在法律的不健全上,更體現在政府在市場配置中侵犯市場權利上。
然而,政府轉型及其職能轉換實際上面臨巨大的困難。其一,“政府幫助”與“政府退出”的矛盾。其二,“制度供給”與“制度約束”的矛盾。其三,“改革政績”與“發展政績“的矛盾。上述三大矛盾都昭示了一個事實,即阻礙政府轉型和職能轉換的基本力量恰恰來自力主改革的政府本身,政府轉型的基本障礙來自各種利益集團。【摘自中國(海南)改革研究院《2007中國改革評估報告》】【撰稿人:魏加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劉尚希國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巴曙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