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寧夏頻道2月23日電(記者 曹健)近年來,寧夏充分發揮扶貧部門在貧困地區計生工作中的關鍵作用,通過實施“四大工程”探索出計生扶貧新途徑。
寧夏西海固地區是我國最貧困地區之一。自1983年國家實施“三西”農業建設和“八七扶貧攻堅計劃”以來,西海固地區扶貧開發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不可否認,扶貧成果卻大部分被新增人口所抵消。
嚴酷的現實讓寧夏回族自治區決策者認識到,“少生”也是扶貧,只有控制人口過快增長,才能遏制貧困發生,鞏固扶貧成果。
為此,寧夏積極在扶貧開發與計生工作有機結合上尋找突破點,重點配合實施了“四大計生扶貧工程”。
一是 “少生快富”工程。寧夏扶貧部門在安排扶貧項目規劃時,優先向“少生快富”項目戶和計劃生育戶相對集中的村隊安排,在安排養殖業、特色種植業等到戶項目時,重點向“少生快富”項目戶傾斜,確保計劃生育戶得到更大實惠。
二是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寧夏把提高貧困地區婦女脫貧能力作為計生扶貧的重點來抓,以“雨露”計劃為平臺,加大了以設施農業為主的先進適用技術培訓。每年整合資金近千萬元,幫助每個婦女掌握1-2門致富實用技術,增強婦女自身脫貧能力,以提高婦女家庭地位。
三是整村推進扶貧工程。寧夏整村推進扶貧工程每年整合各類資金約2億元,按照“四通、五有、六個一”的目標要求開展項目建設,優先安排“少生快富”戶和計劃生育戶,大大改善了他們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了自我發展能力。
四是產業扶貧工程。寧夏積極通過發放貼息貸款、提供優良品種、技術服務、棚圈建設等,扶持發展馬鈴薯、種草養畜、菌草等特色產業,以產業發展促“少生快富”戶和計劃生育戶不斷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