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訊 2008年,我省扶貧開發工作緊緊圍繞“減少貧困,增加收入,縮小差距,構建和諧”這個總目標,拓寬扶貧開發新思路,創新扶貧開發模式,探索扶貧開發新機制,采取扶貧開發新舉措,扶貧開發取得十項成就。
一是扶貧開發投入力度加大。經省扶貧辦努力,去年國家為我省下達財政扶貧資金52070萬元,比2007年增加6315萬元,增長13.8%。同時,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務院扶貧辦主任范小建的聯系點從內蒙調到青海,指導我們的工作。
二是整村推進實現新突破。多方籌資4.9億元,在39個縣(市)173個鄉鎮366個貧困村實施了整村推進工程,6.03萬戶27.4萬人直接受益,實現了戶有增收項目、村有特色產業和水、電、路三通,學校、衛生、廣播電視三有目標。
三是特色示范成效顯著。為有效解決貧困地區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探索一條區域化、特色化、規模化、高效化、長效化的產業化扶貧發展道路,創新多種扶貧開發模式和機制,多方投資9000多萬元,建成了8個扶貧開發特色示范基地,23個貧困村4104戶貧困戶19415人直接長期受益,23個村年均增收388.3萬元,年人均增收200多元。此舉得到了國務院扶貧辦肯定,作為經驗在全國扶貧工作會議上推廣。
四是異地扶貧實現新進展。為改善貧困群眾生存發展環境,多方爭取投資3195萬元,實施異地扶貧開發項目25個,搬遷安置貧困戶1768戶8438人,項目村基本實現了“八有”目標。
五是“雨露計劃”深入推進。投資近400萬元,實施了“雨露計劃”,培訓貧困勞動力3790人,轉移就業率達到95%以上,月人均收入1000元以上。同時,輸送814名學員到湖南長沙環球職業教育集團接受為期1-3年的免費培訓。
六是產業化扶貧規模擴大。認定了30家第二批國家和省級產業化扶貧龍頭企業,并無償投資547.5萬元,引導貼息貸款4000萬元,重點扶持了16家扶貧龍頭企業,直接和間接帶動5.3萬貧困農牧民增收。
七是扶貧貼患貸款規模創歷年之最。深化了扶貧貼息貸款管理體制改革,調動了金融部門放貸的積極性,共發放到戶貼息貸款1.6億多元,項目貸款4000萬元,創近年扶貧貼息貸款規模之最,是效益最好的一年。
八是社會扶貧取得新成效。中央定點扶貧單位投入幫扶資金634.7萬元,引進資金510萬元,實施各類項目29個,遼宇省及13個市1個企業投入幫扶資金3780萬元,實施了整村推進、培訓轉移、異地扶貧等重點扶貧開發項目;省直定點扶貧單位投入幫扶資金658.81萬元,引進資金3655萬元,實施各類項目56項。
九是貧困村村級互助資金試點工作扎實推進。為有效緩解貧困農牧戶發展所需資金短缺問題,積極探索和完善財政扶貧資金使用管理新機制,增加貧困群眾收入,提高貧困村、貧困戶自我積累、自我管理、互助互濟和持續發展的能力,共投入資金650萬元,先后在5個縣41個貧困村中開展了互助資金試點工作,參與項目試點的戶數近2000戶。
十是“村企共建”活動開局良好。84家企業與103個貧困村建立了共建關系,開展了產業帶村、項目扶村、招工幫村、教育興村、黨建促村等多種形式的共建活動,投入資金1800多萬元,吸納貧困村1500多名貧困勞動力就業,構建了“以企帶動、以村促企、互利共贏”的長效機制。
經過多方共同努力,去年,我省穩定解決了18.74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25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830元,比2007年增長12.4%:貧困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170元,比2007年增長10.9%。從而為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建設新青海作出了新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