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3日,由民政部緊急救援促進中心和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共同主辦的“緊急救援:政策與體制”研討會在京召開。來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全國人大財經經濟委員會、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社科院、清華大學、亞洲風險研究中心、民政部緊急救援中心、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等各部委及研究院所的50多名專家和學者出席了研討會,共同探討了中國緊急救援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民間組織在緊急救援中的作用、緊急救援產業發展的財政金融支持等各項議題。
記者從會上獲悉,中國歷來是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自然災害種類多、頻率高、季節性強、損失嚴重。一般年份,全國受災害影響的人口近億人,其中死亡千人以上,需轉移安置約幾百萬人。按1990年不變價格計算,自然災害造成的年均直接經濟損失為:50年代的480 億元,60年代的570 億元,70年代的590 億元,80年代的690 億元;進入90年代以后,年均已經超過1000億元。
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人類對自然的過度索取,人為地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增加了反常氣候和地質災害爆發的頻率。近十年來,每年因自然災害造成經濟損失都在2000億元以上,2005年2000多億,死亡2475人;2006年2528.1億元,死亡3186人;2007年2363億元,死亡2325人。2008年更是特殊,年初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直接經濟損失1516.5億元,死亡139人,失蹤4人;汶川地震直接經濟損失8451億元,69226人死亡、17923人失蹤,共計87149人。中國成為繼日本和美國之后世界上第三個自然災害損失最為嚴重的國家。(中國發展門戶網 王振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