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扶貧面臨三大挑戰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范小建指出——
記者孫東輝北京報道 盡管中國成功減貧加速了世界減貧進程,但中國的扶貧開發仍然面臨著許多不容回避的挑戰。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務院扶貧辦主任范小建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在近日舉行的“關注貧困,行動起來”國際研討會上坦言,中國扶貧開發仍面臨三大主要挑戰。
一是貧困人口規模龐大,貧困程度依然很深。截止到2006年,農村尚未解決溫飽問題的絕對貧困人口有2148萬,已解決溫飽但發展水平仍然很低的低收入人口有3550萬,兩項合計5698萬,占農村總人口的比重為6%,西部地區甚至高達13.7%。這些人群貧困程度深,發展條件差,發展能力弱,返貧率高,脫貧難度大。中國的貧困標準較低,如果按照世界銀行1美元標準估算,貧困人口規模將會超過1億。
二是貧困區域發展依然滯后。貧困村的農業基本生產條件、社區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基礎產業建設與其他地區相比差距很大;革命老區、少數民族聚居區和石山區、荒漠區、高寒山區、黃土高原區和地方病高發區等特殊類型貧困地區,發展相對滯后,工作成本高,難度大,需要移民的比例上升。
三是致貧因素日益增多,除了自然風險和個人原因之外,市場風險、生態環境政策等對部分農戶傳統生計的沖擊造成致貧和返貧的比重日益升高。此外,社會經濟發展不協調;公共服務與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滯后;自然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矛盾比較突出;社會發展與扶貧政策實施體系需要完善,減貧效率亟待提高等,都是中國面臨的挑戰。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減貧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扶貧開發,為世界減貧事業也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研討會上發布的《中國扶貧開發報告》指出,根據世界銀行1990-2002年的全球最新貧困數據,按照每天消費1美元的標準,中國的貧困人口減少了1.95億人,而全球貧困人口減少總數為2.07億人,中國所占比例超過90%。
范小建表示,回顧和總結中國扶貧開發的歷程,最基本的經驗,就是中國政府在不同發展階段選擇和制定了符合國情的減貧策略和政策,堅持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扶貧開發道路。
范小建說,以2007年政府在全國農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標志,農村基本形成了涵蓋開發式扶貧、救災救濟、“五保”制度和“低保”制度在內的比較完備的反貧困政策體系。同期,城市的開發性、預防性和救助性反貧困政策體系也逐步得到完善。
范小建強調,未來三年,中國扶貧開發的目標和重點是:著力解決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努力完成貧困村整村推進的任務,基本實現行政村通廣播電視、有條件的地方通公路,自然村通電,進一步改善人畜飲水和醫療條件,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在此基礎上,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新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新的扶貧規劃,實施新的政策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