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首要責任是“兜底”,補貼養老的錢應優先用于中低收入人群
北京市老齡辦曾做過一個大規模抽樣調查,其中問到選擇什么方式養老時,老年人的回答是,第一不給子女添負擔,第二給子女減輕負擔,6%的老人表示在生活不能自理時去住養老院。
“根據20多年工作經驗,我認為真正能夠下決心并住到養老院的老人,可能只有1%。” 伊密坦言,不少人認為社會化養老就是去養老院。到那兒后,老人們可以丟掉家務煩勞,一起吃,一塊玩,活似一座樂園。事實上,在篤信“養兒防老”的傳統文化環境下,沒有人愿意住進度假村式的養老機構——那里“沒有家的感覺”。
“一些發達國家學者來華交流時,不斷提示我們制定養老政策時,一定要充分考慮中國老年人的特點和國情,少走西方國家起初大建養老院而今又回歸家庭、回歸社區的彎路。”伊密強調,完善社區服務,興建托老所、日間照料中心等為老服務設施,使老年人不離開家也能得到全方位照顧,當是中國社會化養老的主要方向和出路。目前,北京市規定,居住人口在1萬人以上的新建小區要建托老所。
“對于需要長期醫療幫助、想進養老院的失能老人,政府應制定嚴格的評估標準,只有經濟困難家庭的老人才能入住公辦養老機構。”伊密指出,政府的首要責任是“兜底”,補貼養老的錢應該優先用于中低收入人群,而且補貼應該分級。但現在情況是,一些有錢、有關系的人更易住進公辦養老院,造成社會二次分配的不公。
伊密主張,公辦養老院要把錢用在刀刃上,不接收健康老人,只收住經濟困難的失能老人。公益性養老機構應以公共財政投入為主,輔以社會資助和民間資本投入,實行低價有償服務;營利性養老機構就走市場化路子,政府出臺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動員社會力量投資養老機構,為高端老年群體提供服務。
全國老齡辦副主任閆青春說,養老雖然是一種社會福利性事業,但不可能完全由政府包辦。對于民間資本舉辦養老機構,政府應給予更多鼓勵和扶持,創造平等競爭的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