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語:“在所有的動物中,男孩是最難控制和對付的。”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如是說。但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人們在頭疼男孩調皮搗蛋的同時,更為他們趨向于陰柔、懦弱等方面的轉變擔憂。2009年12月底,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通過歷時1年半的數據搜集與研究分析得出結論:中國0至18歲的男孩正面臨著學業、體質、心理、社會適應力等各種危機。
孫云曉說:“1999年~2008年,全國高考狀元的統計數據表明,男生比例由66.2%下降至39.7%;女生比例則相應由33.8%上升至60.3%。其中,通常被認為是男生‘優勢領域’的理科考試,也逐漸被女生占領。”
經過對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省屬高校統計表明,2006~2007年度,大學男女獲獎人數的總體比例為1∶2.35,北京地區高達1∶2.73;2007~2008年度,男女大學生獲獎比例為1∶2.32,北京地區為1∶2.51。
男孩體質下降成為舉國性的危機
比日本男孩矮多了:不光是學習成績,同樣參與此次調查的首都師范大學心理學講師李文道告訴記者,全國性的權威調查數據表明,男孩體質下降也成為舉國性的危機。“我們知道,中國人一代比一代高。但《2005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指出,中國中小城市男生在11~14歲、15~18歲時分別比日本男生矮0.9厘米和0.5厘米;較富裕農村的男生在這兩個年齡段,分別比日本男生矮了3.6厘米和2.3厘米;較貧困農村的男生則相應出現3.9厘米和3.3厘米的差距。鑒于農村人口占中國總人口的絕大多數,我們發現,7~17歲的中國男孩平均身高比日本同齡人矮了2.54厘米。”
胖子飆升肺活量大降:與此同時,“胖無力”也盯上了中國男孩。李文道說,他們制作了1985~2005年中國男孩體質變化狀況表。20年間,城市男孩的肥胖比例由1985年的0.19%飆升到2005年的11.39%;鄉村男生則從0.88%升至5.07%;相反,20年間城市男孩的肺活量累計降低304毫升,鄉村男孩累計降低312毫升。“一個個數字,是一次次不斷拉響的警報!”
男孩集體“心靈危機” 比女孩還脆弱
心理疾病發病率是女孩兩倍:體質頻亮紅燈以外,心靈危機也沒有放過“男孩”群體。李文道告訴記者,北京兒童醫院對7 年間19196例病例的臨床分析診斷表明,男性患兒所占比例高達69.19%,其中6~11歲男孩的心理疾病發病率是女孩的兩倍。“其實男孩并不像人們想象中的那么堅強,相反,他們在情緒、感情上比女孩更加脆弱。”
孫云曉解釋說,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對6個月大的男嬰和女嬰進行過壓力情境反應測試。他們發現,當母親板著陰沉的臉停止與嬰兒親密交流時,男嬰哭泣和煩躁的次數更多。2007年《中國青少年網癮數據報告》顯示,男性青少年網癮比例為13.29%,女性為6.11%。
男孩“女性化”狀況嚴重:在研究過程中,孫云曉也不斷聽到“男孩不男”、“男孩女性化”等來自社會的種種議論。“一位小學四年級的女孩說,我們學校有些男生很討厭,衣服飄飄的,頭上抹摩絲,說話陰陽怪氣;還有一位初三女生告訴我,他們班有幾個男生都隨身帶著小鏡子、小梳子。”
應試教育是男孩危機的罪魁禍首
“是什么原因讓現在的男孩走了樣?”孫云曉說“應試教育”是“男孩危機”的罪魁禍首。他告訴記者,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專家鄭新蓉等人曾對全國10個省市的3737名中小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過調查。調查表明,男孩更傾向于動手實驗和操作的學習方式,女孩則更傾向于文字及語言類的學習方式。所以在對課堂內容的接受程度上,女孩往往表現得更為突出。同時在對待反感的課程時,她們的忍耐能力也更強。
“應試教育以考試為中心,內容多是死記硬背的書本知識,講課也多是單純的語言灌輸。這基本上就在與男孩的天性作對。”孫云曉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