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保護瀕危語言?
“在現代社會生活中,部分少數民族語言走向瀕危,是一個無法逆轉的客觀趨勢。”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的黃行先生曾這樣斷言。
既然瀕危語言的衰亡是不可逆轉的客觀趨勢,為什么還要保護?
馬克思雖然做出了“歷史向世界歷史時代”發展的論斷,并未因此否定文化的民族性,相反,他認為所謂“世界文學”是由許多種“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的。而越來越多的語言的瀕危和消亡卻背離了馬克思的初衷,也違背了人類文明存在和發展的規律。
人類的文明發展至今,與生物界一樣,構成一種多樣化、差別性生態。文化多樣化與語言多樣化,與生物物種多樣化一樣,是人類文明生態的寶貴財富。多樣化讓人類文明呈現出千姿百態,勃勃生機。而且,文明的發展是以多樣性為前提的。英國哲學家羅素早就說過: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過去已被多次證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里程碑。希臘學習埃及,羅馬借鑒希臘,阿拉伯參照羅馬帝國,中世紀的歐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則仿效拜占庭帝國……正是因為有了差異,文化才會有比較、有鑒別、有借鑒、有發展,才能經常誘發人們的靈感和創造力,從而導致創新。
所以,有人質疑,文明的過度同質化、單一化會不會是另一種封閉?這樣的質疑振聾發聵。
文化是各個民族的精神家園,絕不能被經濟全球化的強勢磨滅。這已成為越來越多的人的共識。
維護文化的多樣性,離不開維護語言的多樣性。因為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的最為重要的載體與根基,故事、神話、傳說、寓言、詩歌、唱詞、謎語、戲劇等各類文藝作品都依靠語言來表達。語言中還積存和蘊藏著豐富的民族文化歷史。無論一個民族或者一個群體,他們千百年來的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他們和自然界作斗爭的知識和經驗,都保存在自己的語言里,并依賴語言(口頭傳遞和文字記載)代代相傳,并得以超越時間和空間加以傳播。因此,語言作為一種載體,蘊藏著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文化現象,而是使用該語言的人們共同體歷史的、現實的一切知識的總和。那么,語言的衰亡對使用該語言的群體或民族來說,是一種多么大的無法彌補的損失。
語言學者在研究中還發現,一種語言就是一種思維方式的直接體現。以一種語言表達和記載的天文、地理、幾何以及世界觀、人生觀思想,包含著該語言使用者對客觀世界的認知體系。這個體系有共性,也有特殊性。這個體系隨著族群的進化而不斷精密化。因此,他們擔心,一種語言的消失,會使一種認知客觀世界的獨特體系、獨有角度隨之消失,長此以往,語言的高度單一化,可能會使人類思維方式退化和絕對化。
所以,孫宏開等學者強調,瀕危語言需要的不是保護,而是搶救。刻不容緩,是他們著重強調、頻繁使用的語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