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試驗區”新規劃工作開展,定位為國際旅游樞紐城市。
成都被確立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后,城市的新規劃工作正加緊開展。昨(30)日,成都市召開全市測繪工作會議,根據規劃構想,以后將建成一個“一區兩帶”的“全域成都”。
規劃后的成都將被定位為國際旅游樞紐城市、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西部地區科技、金融、商貿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新型工業基地。
全域成都人口2500萬
未來的成都應該有多大?成都能夠有多大?這是新成都規劃的焦點,也是創新思維的亮點。相關部門經過橫向比較與縱向思維,通過對比倫敦、東京、香港等大都市的綜合數據,通過發展需求預測和資源環境容量的綜合分析,新規劃確定成都市域最后可能的人口規模為2300萬—2500萬。
根據新規劃的大體構思,新成都將通過“全域成都”的全新概念來描述。全域是指“一區兩帶”,即是成都平原區和龍門山旅游發展帶、龍泉山旅游發展帶。
“全域成都”是根據市域范圍內在產業上的布局來命名的,這將從根本上改變過去以行政區劃為主,從而造成人為割裂功能區域的結果,突出發揮市場資源配置的作用。
發展格局構建六大走廊
按照初步構架,未來成都將把全市域12390平方公里進行統一規劃和建設,形成成都平原一區、兩帶、城市三個圈層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現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這四大基地的城市格局。
在空間發展格局方面,將突出“六走廊”的構建。它們分別是:
向南,以高端產業和新型城市功能為主要承載空間,打造新商務中心和文化旅游特色區,具有優良生態環境的家居新城為主要功能的南部走廊,它將對接眉山、樂山;自四環路至新津,是以航空、現代工業、生物制藥為功能的“一港四區”的成新走廊,對接新津、蒲江。
向東,四環路至龍泉驛,以機械、汽車等現代制造業、商貿流通產業、文化休閑產業為主的成龍走廊,對接南充、資陽。
向北,四環路至青白江,以商貿、工業、風景生態為功能區的成青走廊,對接德陽、綿陽。
向西,四環路至邛崍南河、以商貿、工業、休閑“一湖四區三城”為功能結構的成溫邛走廊和自四環路至都江堰,以商貿、電子信息產業、食品工業“三區一城”為功能結構的成灌走廊。對接雅安、阿壩。
產業布局突出四大基地
按照新的思路,全域成都的規劃將重點從六個方面來進行規劃和設計。
在產業布局上,將突出四個基地的規劃建設。
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將主要以現在的高新南區為主,面積在80平方公里左右。
現代制造業基地由龍泉經濟開發區、以石化為重點的彭州片區、以冶金、建材、機械為主打的青白江、新都和以精細化工、新材料為主的新津雙流這四個片區以及20個工業來集中發展區和10個工業集中發展點構成。
現代服務業基地主要包括中心城區將以金融、信息、會展等高端產業為核心,形成北部商貿片區、南部科技商務片區和東部工業商務這三大片區,同時構建航空港物流園區、青白江集裝箱物流園區和散裝物流這三大園區以及新都、雙流、龍泉、新津和成都保稅這五大物流中心。
全市產業按“梯度分布、分類聚集、規模發展”的原則進一步整合,形成“六大產業集群、21個工業集中發展區”。
交通體系高速直達新城
在城鄉體系的建立上,將形成一個中心城、14個新城、306個鎮、約600個中心村和近3000個聚居點這五級城市結構。
在交通體系的構建方面,為支撐六大走廊的發展,規劃形成市域尺度上的“環狀+放射”的道路格局。即“4+10+33”綜合交通體系:4條環路;10條軌道線路;33條放射道路;今后軌道和高速路將直達新城、快速路將延伸至重點鎮,全面提升和優化整個全域成都的交通功能。
大家關心的公共服務設施方面,按照新的規劃構想,今后,中學將配套延伸至鄉鎮,小學配套延伸到社區。并建立起綜合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兩級醫療服務體系,形成城鄉一體的8大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按照規劃,“18366”將構成成都城鄉空間新結構體系。即由中心城和6個新城構成的1個特大都市區,由四市四縣構成的8個中等城市,由30個重點鎮構成的小城市,由60個一般小城鎮構成的新市鎮,由600個左右中心村構成的農村新型社區。(記者陳碧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