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首個人口五年規劃——《人口發展“十一五”規劃》正式頒布實施。
專家認為,規劃的頒布將有助于我省探索建立符合省情的人口宏觀調控體系,逐步形成全社會綜合治理人口問題的合力機制,實現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資源大省的轉變。
未來10年每年凈增55萬
據介紹,到2010年,我省人均GDP預計將達3900美元以上,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產業和人口加速聚集,人口總量的持續增長將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壓力。未來10年,我省正處于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期,每年凈增人口仍在55萬人左右,相當于一個中等縣的人口規模。
人口素質相對較低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預計到2010年,出生缺陷發生率為9.15‰;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為7.14年,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為3.55%,高級職業資格的人員占技術工人的6%左右,僅達到全國的平均水平。
人口結構問題日益凸現。人口老齡化程度將更加突出,到2010年,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將達到10.45%。全省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十五”期間全省平均為109,明顯高于正常范圍,其中二孩性別比高達119.5。為此,規劃倡導“健康老齡社會”,大力發展老年服務業,改進和強化社區老齡服務功能。
年均轉移農村勞力120萬人
規劃指出,城鄉、區域人口發展差異明顯,農村社會保障水平與人口老齡化程度不相適應。全省城鎮與農村、不同區域間的生育水平有很大差異。到2010年,農業、非農業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分別為1.491和0.996;東、中、西部三地區的總和生育率分別為1.115、1.364和1.514,西部地區總和生育率比東部沿海地區高出0.4。占全省總人口45%的西部地區人口仍將持續增長20多年。
城市管理服務體系與迅速增加的流動遷移人口不相適應。從2006年至2010年,全省年均轉移農村勞動力將達120萬人左右,10年共計約1100萬人。龐大的流動遷移人口對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構成壓力。
資源、環境狀況與持續擴大的人口規模不相適應。全省人均淡水資源占有量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6,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耕地總量為1.03億畝,占全國的5.6%,而全省總人口占全國的7.1%。
高中毛入學率達到85%
按照規劃,我省將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到2010年,全省總人口不突破9600萬;合法生育率保持在95%以上,全省總和生育率穩定在1.5以內,婦女綜合避孕率保持在85%以上,年均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長率分別控制在13‰和6‰以內。
建立健全穩定低生育水平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體系。形成計生服務機構與婦幼保健機構優勢互補、團結協作的農村人口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體系和完善出生缺陷“三級預防”體系。使出生人口缺陷發生率逐步降低,出生嬰兒性別比控制到正常范圍以內。
全面提高農村九年制義務教育質量,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85%,15歲及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年以上,穩步提高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6%。
引導人口城鄉、區域之間有序流動、合理分布。有效緩解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發展差距擴大的勢頭,人口城鎮化水平達到50%,人居環境質量有較大改善。城鄉就業水平有所提高,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建立和完善多部門參與的社會化婦女維權機制,保障婦女平等受教育和平等就業等權利,使婦女占從業人員比例保持在40%以上。全面推進“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工作,使60萬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復。
統籌人口規劃、人口政策及相關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建立優先投資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公共財政投入體制。加強對出生、婚姻、死亡、流動、戶籍、就業、教育、醫療、稅收、社會保障等人口管理制度的統一協調,建立健全人口發展的宏觀調控體系和人口工作的綜合治理機制。
917萬,山東老年人最多
□記者王凱通訊員毛新報道
本報濟南訊“十五”期間,我省保持穩定低生育水平繼續。年均人口出生率為11.69‰,年均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2‰,婦女總和生育率穩定在1.5以內,連續十五年低于更替水平。2005年末總人口達到9248萬人。“十五”期間,全省人口出生比國家計劃少70萬人。
目前全省人口年齡結構呈現“雪松型”:勞動適齡人口比重較大,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7.5%,勞動力資源充沛,但就業壓力大。老齡人口比重快速升高。2005年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重占9.93%,老年人口總量為917萬人,位居全國第一。
全省人均期望壽命為73.42歲,人口死亡率穩定在6‰-7‰之間,住院分娩出生缺陷發生率由2000年的8.84‰,下降到2003年的8.34‰;2005年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58%,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19.2%,普通本專科在校生達117.1萬人,比2000年增長2.9倍。人口城鎮化率由2000年的38%提高到2005年的45%,年均提高1.4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