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成田的水果店賣起了西瓜。 馬春江攝
3“到這個份兒上了,不干出點兒名堂我絕不離開……”
路成田——平谷區馬坊鎮洼里村原“村官”助理
每次給路成田打電話,背景音都不一樣。
“我現在和馬坊鎮另外一個續聘的‘村官’陳娟一起,合伙注冊了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是種草莓。”3月份記者打電話時,路成田說,“第一年干,沒什么經驗,不過還好吧!除了收村民家的以外,我們自己也打算種幾個棚。”說這話的時候,路成田似乎是在大棚里。
“我們在平谷城區開了一家水果店,草莓上市的時候賣草莓,沒草莓就賣一些其他水果。”在最近一次的電話中路成田說,“收支勉強能平衡,草莓上市的時候會好一些。”此時的路成田,正站在車來車往的水果店門口。
其實這個故事最初的主角,不是路成田,而是高浮圖。
今年年初,記者到平谷區就大學生“村官”助理選聘工作進行采訪時,平谷區村官辦推薦了一個卸任“村官”助理的創業典型——馬坊鎮梨羊村“前村官”高浮圖。
2009年4月份,離自己任職期滿還差3個月,梨羊村“村官”助理高浮圖和本鎮洼里村“村官”助理路成田一起創辦的紙箱廠開工投產了。之所以選擇開辦紙箱廠,是因為“做紙箱技術含量低,農民工容易上手;而且是勞動密集型企業,能解決更多農民就業。”第一次采訪的時候,高浮圖和路成田告訴記者。
2006年3月份,作為本市選聘大學生“村官”助理工作的試點,高浮圖、路成田等20多名應屆大學畢業生,來到平谷區馬坊鎮。“當時的選拔特別嚴格,不是黨員和學生干部的,根本都不考慮。”高浮圖說,“大家來了都想干一番事業。”可第一年熟悉情況,第二年趕上村里換屆選舉,直到第三年,兩人的創業計劃才得以實施。
讓人沒想到的是,因為當初一心創業,沒有重視合同期滿后的“續聘”問題,讓他們的創業從開始就陷入困境。
“最初我們倆拿‘村官’工資,不用企業出,所以紙箱廠的經營還可以;但是期滿以后沒有續聘,我們倆沒了‘村官’的收入,工資就得由企業出。企業負擔重了,不得不解聘一些人;人手少了,就不能接大訂單。”結果惡性循環,紙箱廠很快就處于停產狀態。
今年年初記者去采訪時,高浮圖和路成田兩人都在忙著跑業務。當時的紙箱廠想擴大生產,但還缺設備,需要10多萬元的投資,卻一直找不到愿意投資的人。而兩人僅有的積蓄,此前已經全部投進廠子里了。主管鎮上大學生“村官”助理工作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鎮上也很想伸手幫一把,但沒有相關的政策支持。
采訪那天,記者走進生產車間,剛好是在雪后,融化的雪水滴答滴答從屋頂滲下來,路成田熟練地倒掉擺在地上、窗臺上臉盆里的水,站在一旁的高浮圖說,“剛開始的時候每天早上醒來,都很茫然,覺得無路可走了,但現在已經好多了,我們能挺過去。”
2月份的時候,忽然傳來好消息。高浮圖的紙箱廠創業計劃,通過了平谷區“中國青年國際創業計劃”初審。可要拿到5萬元的小額貸款,還要接受主辦方對紙箱廠嚴格的評審。“這類貸款,是救急不救窮,最好是已具有一定生產規模,并且市場前景非常看好,才能拿到貸款,我們根本滿足不了他們的條件。”路成田事后說,大學生創業,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一個一般的項目,都得十萬八萬的,我們根本沒那么多錢;想貸款,條件又特別苛刻,‘村官’出身的人很難達到。”路成田說,像他們這樣留村創業的“前村官”還有不少,同樣都面臨著資金難題。“如果政府能盡快出臺一些政策支持一把就好了。”
四五月份,當記者再次撥打高浮圖的電話時,已經無人接聽了。路成田說,家住朝陽區的高浮圖回城里上課了,在學會計,“是他們家里人的意思吧!”至于紙箱廠,“我們從來沒有放棄,一旦有條件,還要再干起來。”
老家在廣西的路成田,一直沒有放棄努力。“當初來當‘村官’,就是為了能在農村干成點兒事兒。現在都到這個份兒上了,不干出點兒名堂,我絕不離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