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身壓“三座大山” 無奈逃離北上廣等大城市 中新社發 徐建軍 攝
一群“80后”的北京“小白領”,在二月初自辦的周末春節聯歡晚會上自編自演情景劇,戲說每月剛領工資立刻成了“卡奴”、“房奴”、“車奴”、“衣奴”、“禮奴”等等,結果發現工資白領了。中國當今社會群體關鍵詞流行語,正成為春節民間娛樂的笑料。 中新社發 賈國榮 攝
中新網廣州5月10電 題:一線城市白領和“偽幸福”說再見的背后
作者 張乾鑠
2010年春天,中國一線城市里暗涌一股“白領返鄉潮”,越來越多的白領開始審視自己的處境,欲離開曾經夢想的一線城市,和“偽幸福”說再見。統計顯示,中國一線城市,萌生離開念頭的白領人士有近八成,具體比例為76.2%。
許多年來,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飛速發展,用它獨特的魅力吸引了大批有夢想、有斗志的年輕人。這群年輕人經歷十余載寒窗,擠破腦袋,奮力向前。終于,在十八九歲的時候,懷揣年輕的理想擠進一線城市上大學。夢想著畢業后成為城市白領的一員,拿到高薪,享受城市的繁華和熱鬧,擁有優越的社會地位。
經過四年大學生活的磨練,以及千軍萬馬的求職之路,他們終于有幸留下來。他們以為只要自己經過自己的努力,總有一天會在這個大城市獲得一片天。他們以為這樣就實現了夢想,并以此為榮。可是,工作數年后,城市的現實告訴他們,留下來不等于實現夢想。
他們日復一日的擠公車,擠地鐵,早出晚歸,住在簡陋的“蝸居”,為城市的繁榮做出重要的貢獻。疲憊和壓力讓他們喘不過氣,青春被城市劃傷。他們慢慢感覺到自己與人群的游離,開始懷念小城市里的寧靜和安逸。這時,他們發現幸福感和歸屬感是真正想要的夢。
房子無疑是這群年輕白領在一線城市遇到的最大難題,這是他們安全感的基礎、幸福感的保障。這群白領逐入而立之年,想結婚、成家,要繼續未來的生活,必須要有房子。一線城市的大多白領家庭年收入一般在5萬至10萬元左右。在廣州,一套90平方米的小戶型平均需要100多萬元。現實的房價告訴他們,買房遙不可及。
在快節奏、高壓力的工作和生活中,他們一般感到過的不幸福。沒有社會優越感,更沒有歸屬感,他們的身體狀況也因壓力過大而漸漸變差。據統計,76%的中國一線城市白領處亞健康狀態,近六成處過勞狀態。
見識了夢想都市的燈紅酒綠,優越感淡去,偽幸福來襲。這群白領開始羨慕在鄉發展的老同學。從前的老同學在二三線城市的家鄉發展,有的已事業小成,有的已結婚生子,他們在親友的陪伴下享受著平靜的小幸福。而自己,掙扎在一線城市前路茫茫,整日仍為工作任務額而焦慮、擔心。
近年來,中國發展深入內陸,中國經濟加速融合,二三線城市與京滬穗等一線城市的差距明顯拉小并且潛力巨大。一線城市,光鮮的西服革履,居高的房價、開銷讓這群白領焦慮、抑郁,愈發思鄉,欲告別偽幸福。二三線城市,有序的生活步調,節儉的開銷,人們的生活其樂融融,倍感幸福。
“幸福在哪里?”“留在一線城市的意義何在?”白領,有能力,有技術,有夢想,這個沖到大城市的群體開始審視未來的出路,反省最初的夢想,看清社會的現實。在身心俱疲之時,他們開始質疑自己的夢想和生活,奔波在一線城市為生計奔波的同時,張望二三線城市的幸福和希望。
沒有陪伴,沒有依靠,沒有幸福,在一線城市的高壓工作下,他們轉變職業發展的理想,回鄉工作。這不僅是白領的一種理智選擇,更是中國經濟飛速向前帶給人們的思考。一線城市白領的“返鄉”,表層是高房價對他們的“擠出效應”,背后隱藏的卻是白領階層對幸福人生的翹首以盼,以及對“偽幸福”說再見的勇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