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中產的“三不”原則
有房有車算不算中產?當然不算。
在“準中產”劉心看來,在北京,只有一套房產都不可能是真正的中產。“這套房就算現值200萬,可你又不能把它賣了變成現金;雖然有一輛20萬買的私家汽車,但過兩年就貶值到了10萬元以下。”
劉心認為,他在外企的那位同學就是這樣的“白領”而非中產。“不用說周末度假旅游卻不敢盡情消費,更不用說在工作上有絲毫馬虎了。因為維持目前現狀的,是那份薪水。非要說是中產,也只是走在懸崖邊上的中產,一個變動就可能立馬被打回原形。”
投資房產當然是劉心推崇的一條中產保障之路。“但吃瓦片也是有前提的,就是投資收益比。”記者發現,他的這個觀點和一些理財人士的建議不謀而合。
2009年底,劉心變現了手中的一套房產。“地段位于北四環,未來的房價并不是說不會上漲,但如果有更合適的投資,或者更好回報的投資方式,為什么不轉換一種增值的形式呢?”
不存銀行、不買基金、不買債券,這是“準中產”劉心的理財生活。
“不存銀行”——如果你總能找到比銀行利息高的投資品種,哪怕是銀行理財產品,那就不要只拿存款利息。
“不買基金”——如果你總能比基金經理具備獨立思考的精神,或者比基金少一些摩擦成本,那就不要買基金。如果要買,就一定買封閉式基金。
“不買債券”——其實,2007年至2008年還是拿了一段時間的債券,因為股票市場泡沫高得驚人。但從長期來說,購買債券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我只在房產和股票之間配比。如果房產價格過高,賣房買股;如果股票估值過高,賣股買房。兩者之間并不是隨意變化,而是以投資收益率作為基準。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出現所有資產價格同時高估。果真如此的話,那債券將是不二選擇。”劉心說。
新中產定義:顛覆收入曲線
“新中產”和“老中產”有什么區別?
“如果一個今天的‘中產’不能解決這些問題,那么他永遠是一個焦慮的‘中產’。一旦出現疾病或者意外、天災或者經濟危機,就可能使得積累的資產很快消失。因此,一個中產如果不能將財富受損的概率減少到最低,那么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產。”對于劉心來說,新中產的定義不是財富數額的變化,而是財富能力的變化,即顛覆“收入曲線”。
“你去找理財師,肯定都會給你一條人生的收入曲線圖。年輕時掙得最少,中年時收入最多,而到了晚年,往往只能靠養老金過日。中產絕不能是這個活法,一定要顛覆這種收入曲線!”劉心說。
“中產的前提是有足夠的保障覆蓋。但保障不等于買保險。”劉心說,一般而言人們都會考慮保意外、大病和養老,但他的保險組合是這樣的:即首選意外,加一定數額的大病保險,而完全拒絕養老保險。
“保險本質上是你對家庭的責任,所以可以考慮意外和一定的保險。”劉心說,他對保險研究了很長一段時間后發現,保險在人生發展的初始期具有“杠桿價值”,而無投資價值。
“看看財富貶值的速度,就知道一般的養老金計劃永遠趕不上通貨膨脹。所以,我從來不會考慮養老保險。”劉心說,他的觀點一定不太受保險公司歡迎的,但每個人都應該知道保險的真正價值所在。
說完保險,劉心隨后將核心集中在了“財富能力”:可以在不利的市場中賺到更多,就像2009年金融危機時一樣,劉心說,他并不擔心市場的風險或者金融危機,因為經濟危機就意味著財富的轉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