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老板的“原罪救贖”
讓煤老板從口袋里掏出成千上億元去無償修公路、建學校或投入收益遠低于煤礦的其他產業,會不會激起煤老板的強烈反抗?
張效彪承認“當時誰心里都沒底”,但政府經過大規模宣傳發動后,100多個煤老板把爭買豪車的勁頭用到了捐資上。
“中國的國情就是這樣,做什么事都離不開政府推動,”一名當地官員說,“‘一礦一事一業’給煤老板提供了舞臺。這是勸富濟貧而非‘劫富濟貧’,靠的不是強制手段,主要是靠輿論、靠宣傳、靠表彰。”
官員介紹,這種方式也會讓一些不愿“出血”的煤老板有苦難言。“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鄉親們的口水是強大的武器”,“大家都捐,你不捐不好看”。
煤老板“豪富震江湖”的同時,頻發的礦難又為他們的名聲添了許多“煤灰”。有人認為,煤老板的捐款其實是對自己暴富的“原罪救贖”。
中陽鋼鐵集團董事長袁玉珠對此并不否認:“百姓對煤老板有看法,根本原因就是我們挖了這么多年煤,沒給家鄉父老留下什么。掙下的錢怎么用,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作為現代企業家,必須要有道德的血液,這血液要流到最需要我們的老百姓身上。”
山西金達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馬立農坦承,每一個煤礦都不同程度給老百姓的生活環境帶來了破壞,有的非常嚴重。“這些年來,我一直想著如何彌補。”
興辦教育是山西煤炭企業家們最先想到的事。馬立農告訴記者,他每年拿出30萬元,專門資助孝義的大學生。“我最幸福的時候,就是每年過年和資助的學生聊聊天,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況。看到孩子們很努力,我真的很開心。他們都是將來致富家鄉的人才。”
馬立農的兒子在北京上學,他想讓家鄉孩子們也上好學校,于是參照兒子學校的標準,投資3.5億元先后修建了3所學校。不僅硬件趕得上,還出重金聘請名師教學。在工作之余,馬立農總喜歡到他捐建的學校走走。“去學校的次數比我去煤礦的次數多、心情好。”
袁玉珠則看到,高中教育是一個青黃不接的關鍵時期,很多貧困學生在初中畢業后不能繼續讀書。從2005年起,袁玉珠宣布要連續30年資助貧困生讀完高中。“30年后的孩子變成父母,體會到教育帶給他們的好處,更加愿意也更有能力讓他們的孩子上高中,這樣就從整體上提高了全縣人民文化素質。”
中陽鋼鐵集團還投資一億多元興建水庫,開通生活專用管道,讓中陽百姓都用上了自來水。
金達集團近年來投入2.6億元進行新農村建設的棚戶區改造,使2800多人從農村搬進了移民新村;還給當地百姓入了干股,每年給百姓分紅。但馬立農也有個原則,對一些無理取鬧的村民絕不給錢。有一位60多歲的老人年底分到3000多元,回家后直掉淚:“兒子都沒給我這么多錢,馬二寶(馬立農的小名——記者注)比兒子還孝順啊!如果有人想到他的礦上無理取鬧,我第一個反對。”
據了解,近年來金達集團煤礦所在的村里,沒有出現村民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