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的中國角色
聽到導演抱怨說當代部分如何不好搞,這是非常真實的心聲。我們當代文化比起古代來,成就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撰稿·孟靜 專欄作家
看到網上一個帖子,大意是震驚于《2012》這樣的好萊塢主流大片把中國作為一個正面形象敘述,理由是:世界傾覆了,諾亞方舟的制造和登船地點選擇在喜馬拉雅山,美國人盛贊:只有中國能完成這個任務(指在兩年時間內造出方舟);解放軍向受災群眾吶喊:“黨和政府會幫助你們的。”
事實究竟是怎樣的,看了電影自然會知道。只能說,在這部商業大片里,出品方考慮到了中國市場的潛力和中國人的民族情緒,沒有丑化、誤導,比較客觀地反映了我們,這一點小小的改變,已經足以使一些人的腎上腺激素亢奮分泌。《2012》很精準地考慮到了每個當前比較大的電影市場和本土的種族心情。唯一的反派是美國人,當然主要的好人也是美國人,優秀正直年輕的科學家,慷慨赴死的美國總統都是黑人,這點一定與奧巴馬的勝利有關。幾個重要角色:第一個發現異常的印度天體物理學家,與妻小一起被美國政府遺棄;男二號自私自利的俄羅斯大亨,在關鍵時刻為了兒子毅然犧牲;日本市場也沒有忘記,某個次要角色的兒媳是日本人……
首先從技術上講,地球上最后一塊被淹沒的土地,按照邏輯應該是珠峰,方舟在此選址太正常不過。確定了地點,當然要有中國人出現。船廠的工人和他的祖父母,挽救了男女主角一家。當反派為了各國元首的安全,阻止花費10億歐元/人的富人們上船時,被擠搡著推下深淵的也是中國的保全人員,這里大約想說明中國人的紀律性,明知死之將至,明知被那些掌權者利用,依然恪守職責。負責安檢的軍人只放行購買了船票的大亨通過,置窮人于雪山而不顧,不得不說,這很現實,但肯定不是高尚的。
片中主要的中國人是樸實善良的,沒有工人的祖母,就沒有主角一家的團聚,但很巧妙的是,善良的他們是中國人中少數擁有信仰的那些。信仰在末日來臨時的重要非常醒目,麥加萬人朝圣,意大利教堂前眾人的祈禱,但他們都沒有那個老喇嘛形象鮮明,在洪水滔天潑來的那一刻,他鎮靜地撞響大鐘,和在火山頂等待死亡的探險家一樣勇敢。大部分的中國人,在生命將消失的那刻,到底是什么表現,別說美國人猜不到,我們自己也想象不出來。可能呆滯地等死,也可能像搶公交車座位那樣前赴后繼,反正絕不會讓婦孺老弱先走,我們沒這個文化傳承,但你要說外國人一定能做到,我也不信。
在美國大片中正面的出現,是被西方文化浸淫長大一代的夢想之一。中國經濟確實在迅速壯大,《2012》就是一個體現,因為它不是功夫片,不是歷史片,展現的是當代中國人。可是正像胡紫微那次著名的演講里說的,我們沒有輸出價值觀。我們輸出的是小商品、勞力,但這些除了使我們富裕,卻不能使我們獲得話語權。我前一段去歐洲參加歐羅巴利亞藝術節,在我們的想象中,大國崛起了,外國人是不是應該對我們的當代生活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事實上并沒有,他們關心的還是從五千年前至1976年的中國,因為那些和他們的文化太不同,太有特點,現在大家都差不多,吃麥當勞,看肥皂劇。
奧運會開幕式的兩個部分,古代和當代,你會聽到導演抱怨說當代部分如何不好搞,這是非常真實的心聲。我們當代文化比起古代來,成就小到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中國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形成一個失衡的形狀,一方面,中國購物團在國外瘋狂掃貨,以致于華人在歐洲的名店非常容易找到工作,另一方面,外國人對中國現今的文化狀態基本無知,這需要時間,但前提是,必須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