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下的轉身
在諸多困難面前,傳統武術開始轉身。
“其實,作為一個傳統武術的繼承人,我不愿登臺表演,但為了生存和繼承,我必須這樣做。”宋鐵龍說。
7歲時,宋鐵龍拜入宋氏門中時,除了焚香磕頭,爺爺讓他背誦長達千字的祖訓。其中規定,在出頭之前,必須隱姓埋名。宋鐵龍在50歲之前,一直叫做宋鐵壽,直到出名后,才敢使用7歲時爺爺便定好的江湖名字“宋鐵龍”。
如今,這些規定正在慢慢打破。宋氏通背拳不再恪守只傳宋氏族人,而是廣收門徒。徒弟們也不再隱姓埋名,而是外出商演。弟子童仝冰入門時,宋鐵龍給他起的江湖名字“通一斌”,他已可以使用,“取斌字,是希望我有文有武,而不只是限于習武”。
為了解決資金難題,宋鐵龍開始尋求社會支援。宋氏武館曾有一些來自山西、溫州的老板專程過來短期學習,只為學習一些防身技巧。宋鐵龍將這些老板視為寶貴的社會資源,他計劃吸引資金建設一所大型的文武學校,以解決文化課不足的問題。
為了迎合時代,傳統武術開始慢慢轉身。而在官方,相應的舉措也在逐步推行。
武協社會部主任李小杰說,武協已開始舉辦多項針對武校學生的比賽,獲勝者可獲得不同的運動員級別,以增加學生出路。而武協也將加強對武校的指導,加大知識培訓,培養全方位人才。
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高小軍上任后,曾聽到許多對武術的曲解以及對現狀的質疑。實際調研后,他提出了“大武術”的概念。
在普及度方面,他提出武術要“從孩子抓起,要走進校園”。目前該工程已進入試點階段,有133所小學開始試行武術段位制,推廣武術教學。
“武術要迎合現代人健康需求,更為簡單化實用化,要給民間習練方法展示平臺,使之走入大雅之堂。”高小軍說。
在他看來,武術已是當今世界中國的符號,“要讓武術走向世界,讓普及度和覆蓋面提高,讓大家參與到大武術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