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言人改革來之不易
從2003到2008年,王旭明一直擔任國家教育部新聞發言人,他個性鮮明,曾飽受爭議。但他獲得了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國務院新聞辦原主任趙啟正和李希光、尹韻公等專家的贊賞。對于初建時期的中國新聞發言人制度而言,王旭明無疑有標本意義。
52歲的王旭明對本刊記者說,我國新聞發言人制度改革要擺脫封閉、沉悶的行政慣性,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如今教育部基本上取消了定期的新聞發布會制度,在衛生部等與百姓利益休戚相關的部門,發布的內容數量和頻率也大為減少。
受訪的北京某區縣的新聞發言人坦言,在他看來,新聞發言人就是什么都不發言,在政府和媒體間形成一個保護層。只要完成了這個基本任務,上級領導就會滿意。
“很少有官員愿意向公眾公開,因為公開就意味著權力的喪失”,王旭明說,“利益的缺損,個人名譽和地位就可能動搖,還意味著為官習慣的改變,這可能是信息公開政策推行起來遭受阻力的重要原因。”
他表示,在我國的現行體制下,一些方面不公開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國防部、保密局等,但如果教育部、衛生部、鐵道部等與百姓吃穿住行關系緊密的部門都不能實現公開透明,這就是一種部門失職行為。
王旭明還談到新聞發言人面臨的某些誤區。比如,很多人認為危機發生時才需要新聞發言人,平常是不需要的。其實,新聞發言人不能把處理公共危機作為唯一任務,因為那畢竟是非常態的,新聞發言人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有用武之地。
再比如,很多人認為新聞發言人與官員是對等關系。其實新聞發言人是介于新聞和官員之間的人,應搭建政府和公眾之間的橋梁。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新聞發言人跟國外的產生過程并不一樣。國外99%的新聞發言人來自于媒體,具備新聞工作經驗,但我們的新聞發言人大都從官員中產生,有一定的行政級別。
有受訪專家與王旭明持相同看法:在推進新聞發言人制度改革中問題不少,比如發言人普遍缺少媒體經驗,害怕禍從口出;還有復雜難辨的行業保護、地方保護及重疊的利益關系。國家應該對發言人制度改革予以通盤考慮,甚至可以用立法的形式鞏固已有的成果,明確一種觀念,即信息公開不力也是一種瀆職行為。
接受采訪的多位專家都認為,公開即意味著權力受監督,對我國的新聞發言人制度進行有益的探索和改革,不僅有利于反對腐敗,滿足百姓的知情權,而且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一個開放、透明的大國形象。推行新聞發言人制度既是現代民主法制的需要,也是我國政治文明建設進步的重要體現。
傳播學者史安彬建議說,要重視新聞發言人的選拔與培養,盡可能從優秀的媒體人或者有媒體工作經驗的干部中選拔,通過政策和國情培訓,使之上崗。新聞發言人一旦確定,盡量使之固定,不要頻繁更換。
他認為,如果合適,有的人可以當一輩子新聞發言人,畢竟從培養、鍛煉到成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十分不容易,要好好珍惜。“40歲到55歲最為適合,這是一個不怕老、就怕小的職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