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在首屆中國煤炭博覽會上介紹,由于煤炭工業生產方式整體粗放,生產一噸煤所付出的資源代價、生態環境代價、生命代價、后續發展能力代價算起來令人觸目驚心。
謝院士說,按目前水平,生產100萬噸原煤,要動用250萬噸煤炭儲量,損耗248萬噸水資源,產生20萬噸矸石,死亡3至5人,而我國2006年煤炭產量已高達2380個百萬噸。
以2002年為基年進行測算,近年來山西省煤炭開采每年造成的資源浪費損失、環境污染損失、生態破壞損失及地表塌陷損失300余億元。即每生產1噸煤需要付出70多元的隱性代價。
謝克昌院士提醒說,我們過多地注重了看得見的財富和物資的積累,而很少到統計數字背后去探究支撐積累和增長的“隱性代價”和“潛在成本”。這種意識甚至影響到對下一代的教育。在教科書中,不僅要講“一噸煤、一度電、一噸水的作用”,更要告訴人們“一噸煤、一度電、一噸水的代價”。只有樹立了“代價意識”,我們才會更加自覺地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努力推進能源領域的科技進步。(據新華社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