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所有的學校都在培養精英,但其實又都培養不出精英
什么人是精英?
“精英是整個社會最上層的那群人,永遠是少數。最簡單的衡量方式,就是看資源的掌握,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或是符號資源,此外還包括社會地位、政治影響、財富占有和文化創造。”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于海說。
談到精英教育,一些人總會習慣性地將它與貴族教育進行比較。北京師范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高益民認為,兩者并不完全等同:貴族的教育帶有世襲的味道,開始于早期的家庭教育,如請家庭教師來訓練貴族式的禮儀;精英教育則與身份無關,重在培養學生的精神、品格和悲天憫人的情懷。
也許全社會對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渴望,造成了國內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的基建熱潮,大學越來越多地跟“大樓”掛起鉤來。也是在今年10月份,一則“高校大門造價排行榜”的帖子在網上流傳開來。山東聊城大學的大門被評為“高校最大、造價最高的大門”,有網民稱成本高達8000萬;南昌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學校的大門也分別名列前茅。山東聊城大學校方后來出面澄清,其校門造價只有300萬,其他學校也紛紛表示網上流傳的數字過于夸大,但這些校門造價數字仍舊不菲。
硬件的建設緊鑼密鼓,軟件上卻未必步步緊跟。
王艷(化名)現在在首都經貿大學讀四年級,她說自己學校近兩年來縮減了很多基礎課,諸如大學語文、心理學、邏輯學等人文學科和理論學科,很多都從必修課或限定選修變成了任意選修。“這些課跟京劇、食療之類的好聽又好考的課放在一起,許多同學肯定會選后者。但我還是覺得,這些基礎課程對人的思考方式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不應該缺席大學課程。”
《大學有問題》的作者熊丙奇認為,精英教育不應面對市場進行功利性的導向,而是培養學生更有社會責任感,能夠在社會上持續的發展,并實現個人的價值,進行通識教育,讓學生盡可能多的做一個通才而不是專才。正如芝加哥大學校長所說的,“高校辦學不應面向社會,應有自己的人才培養標準。”
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
如果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超過15%,就意味著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轉為了大眾普及教育——這是美國高等教育學家馬丁特羅提出的理論。1947年,美國大量從二戰退役的軍人由于無法安置而紛紛涌入了大學,首次突破了這一比例;日本緊隨其后,在二戰后實行美國式教育體制,也在60年代中期成功轉型;而一直以貴族世襲制為牢固階層的歐洲也于70年代中期緩慢進入新階段。而我國在1999年擴招后的第3年也實現了教育類型的轉軌。
此時,中國高校的層次還沒有分開。上到一流大學,下到民辦學校,還是處于原先精英教育的模式。
以美國為例,現有的5000所大學分為不同的層次,10%的大學屬于研究性大學,諸如“常青藤”。一流學校有幾個標準:培養一流的人才,保證一流的生源和師資。雖然大眾化高等教育是寬進嚴出,但精英學校以嚴進嚴出而聞名,嚴格的淘汰制和導師制,使得培養出的學生要么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國家領袖,要么許多是各領域的領軍人物。
而一般的學校承擔培養普通勞動者的任務。也就是說,不是每個學校都培養精英,但也不是每個學校都培養藍領工人。
對中國來說也是一樣的,一些水平遠遠不夠的學校卻也把發展盯向精英教育,造成了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混亂狀況:好像所有的學校都在培養精英,但其實又都培養不出精英。《大學有問題》的作者熊丙奇認為,這其實是人才培養的嚴重錯位和混淆的問題,而且目前不論什么等級的學校,人才培養定位都是一樣的,沒有人才培養的個性。他開玩笑地說,如果把兩個學校的名字對調,學生之間也很難看出什么差別。
之前,香港大學在90年校慶上,時任特首的董建華表示,要以小規模的教學來培養社會精英,絕不能擴招。
擴招使得師資水平跟不上,教學水平大幅度下滑。而同時為了建設研究性大學的目標,以學術指標為考核標準,教授更多的在忙于做課題,而不是在培養學生。
高校精英教育的尷尬
北京師范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高益民說,1999年以前的大學生總量少,他們似乎相對容易就走到了社會的中間位置,成為骨干。很多大學生具有一種自負和期待,精英意識濃厚,而這種意識會非常好地促進他們在大學里的學習和個人的發展。
現在,大學擴招使得社會上出現了很多大學生。而近兩年來每年有近30%、數量超過100萬的大學生根本找不到工作。大學生的精英認同感越來越淡漠。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有關負責人在今年5月曾表示,大眾化時代的大學生不能再自詡為社會的精英,要懷著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心態和定位,去參與就業選擇和就業競爭。
高校目前的主要任務,似乎是降低學生的就業期望——能有份工作就不錯了,而一般的學校為了讓自己招生有吸引力依然打著培養精英的旗號。精英教育在此面前變得分外尷尬。
曾經有所高校提出把本科生培養成高級藍領,結果遭遇家長勸導孩子紛紛退學。雖然學生本人的心態已經難覓精英意識的蹤影,但父母對于多年教育的投入還是存在較高的回報期望。千軍萬馬浩浩蕩蕩搭上高校精英教育的末班車,卻沒想到要擠過大眾就業的獨木橋。
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于海認為,精英和平民的問題在中國社會變得非常突出,上層精英聯盟的問題容易遭致平民的反感,因為他們壟斷著所有的資源,而且通向精英的道路是被封死的。所以,呈現出的狀況是,一方面這個社會提倡人人成為精英,大家都會羨慕精英, 然而本應是為老百姓說話做事,為民生民權奮斗的精英形象不在了,越來越多的精英形象的負面化使得社會上反精英的情緒日益濃厚,演變到看到精英出丑全社會鼓掌的畸形形態。
于海說,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愿意堅持自己是精英的大學生也日益減少。(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作者:孫冉)(劉芳對此文也有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