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財政部對外宣布開展2006年度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和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重點打擊會計造假行為。隨著一系列問題企業的曝光,企業會計造假不僅引起了政府主管部門的重視,也引起社會的廣泛重視。為此,本報采訪了中國總會計師協會常務副會長劉長琨。
個別企業會計嚴重造假
問:有人說被曝光的造假企業是“冰山一角”,請問現在我國企業報表嚴重不實的大約占多少比例?程度是否已經嚴重到見怪不怪的地步?
劉長琨:要明確回答我國企業會計報表嚴重不實者占總體的比例,是很難做到的,因為沒有這么大的力量對所有企業進行全面檢查。就抽樣調查而言,財政部發布的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告,已經含有比例的概念。財政部抽樣檢查了94戶中央大型企業,檢查結論是,會計信息質量總體上有所提高,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仍然存在,個別企業甚至存在嚴重的會計造假行為。財政部的檢查結論應當是有權威性的。嚴重造假雖然不是多數,但不能說問題不嚴重;至于是否嚴重到了使人麻木、見怪不怪的程度,我認為不是這種情況。
會計師企業聯手作弊
問:目前企業會計造假一般采取什么手段,會計師事務所和企業在會計造假上起了什么作用?
劉長琨:目前,企業會計造假通常采用的手段是少計或多計費用,應攤銷費用不按規定攤銷,應計提的款項不按規定計提,以此調節利潤,隱瞞或虛增收入。會計師事務所從法律與制度安排上說,是按照我國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依法從事對委托方的委托業務進行財務報表鑒證的社會中介機構。獨立性是社會審計的生命線。在市場機制下,企業是會計師事務所服務的客戶,兩者是服務與接受服務的關系。這種正常關系由于競爭的激烈,有些會計師事務所為了爭取到或者保住客戶,就會違規為企業隱瞞一些問題,這就使會計師事務所失去了從業的獨立性,與企業的關系發生了質的變化,成為聯手作弊的利益共同體。企業造假與會計師事務所造假兩者有聯系,但并沒有必然的聯系。
造假旨在謀取個人私利
問:企業造假的原因與動機有哪些?
劉長琨:企業造假的動機在我看來主要還是謀取個人私利,一是物質利益,一是政治利益。政治利益最終也會轉化為物質利益。在我們國家有一種特殊情況,就是有些企業領導人調節利潤粉飾業績是為了獲得升遷。這和我們對企業領導人的管理還沒有完全擺脫黨政干部管理模式有關,和中國社會根深蒂固的官本位觀念有關。所以要解決企業造假問題,僅僅從監督管理的微觀層面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從更高層、更宏觀的管理體制改革和社會觀念的轉變方面努力。
另一方面企業會計造假違法成本小,我國對造假行為打擊懲罰不力,使造假成本與造假收益不對稱,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造假行為泛濫。
建立現代總會計師制度
問:很多人認為,企業造假問題反映了我國總會計師制度的落后,請問您怎么看?
劉長琨:可以肯定地說,總會計師制度上的欠缺是企業造假的一個重要原因。總會計師制度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環節。如果總會計師制度不完善,就談不上公司治理的完善,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目標也就無法實現。我國現行的《總會計師條例》,是1990年制定頒布的,一直沒有修改過,那時候我國還處于計劃經濟時期,所以《條例》的內容已經嚴重滯后。目前我國總會計師不到位問題較為突出,法規制度建設的滯后是一個主要原因。
總會計師不到位大體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組織不到位,二是職能不到位,三是管理不到位,四是素質不到位。其中以職能不到位尤為突出。總會計師不到位,不能發揮其應當發揮的作用,是造成有些企業財務管理混亂、會計信息失真的直接原因。
外部內部治理相結合
問:防范造假,監督先行,請問,從企業內部和外部分析,我們應該在哪些方面有所作為?
劉長琨:企業造假舞弊,會計信息失真,是個世界性的問題,中國有,外國也有。相對而言,我國這方面的問題似乎更普遍更突出一些,這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們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夠完善,二是企業內部治理不夠科學規范。
從完善公司治理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角度看,完善總會計師制度、加強總會計師隊伍建設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首先要做好總會計師行業自律工作。我國現有會計從業人員1000多萬,其中總會計師約3萬人,是領軍人物。如果總會計師隊伍建設好了,素質提高了,工作規范了,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必然會相應規范起來,會計造假行為就會得到更加有效的遏制。目前,中國總會計師協會正在進行調研,準備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向有關部門提出修改《總會計師條例》的建議,爭取從政策法規層面上推動總會計師制度的完善。從加強企業外部治理方面來看,我們應當加大懲罰打擊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造假風險。同時要加強法制建設,開展全社會的誠信教育,懲罰與教育相結合,優化整個市場環境。李芳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