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在昨天閉幕的第四屆中國投資環境論壇期間透露,環保總局將出臺一系列政策,以提高投資準入門檻,其中包括針對區域規劃的環評法規,這將改變現有環評審批只針對單個項目的現狀。他還帶警示意味地建議參加論壇的外國投資者少投高耗能、高污染的項目。
抬高門檻 從整個行業搞環境規劃
“千萬不要忘記,再過兩天就是松花江污染事故1周年”。12日,在杭州發言時,潘岳一開場就這么提醒。他說,以松花江事件為標志,1年時間內,中國每2~3天發生一起與水相關的污染事故,且大多與石化相關。他援引環保總局對全國化工石化項目的調查數據說,中國2萬多家石化企業,1萬家設在長江流域,4000家在黃河流域,2000家在人口稠密區和飲水源地,而且其中81%設在環境污染區,45%為重大風險源。“在國際上,所有大型石化企業也都集中在此類地方,但為什么我們有問題?是因為對環境因素考慮過少。”潘岳說,“這就是布局和結構的問題。”
潘岳透露,環保總局將出臺一系列政策,實際上將提高投資的準入門檻,其中包括開展規劃環評。他解釋,目前環保部門的權限只能對單個項目進行環評,沒有權限對某一區域或產業規劃的環評進行審查,很難從整體上預防環境風險,“去年全國新上2萬億元左右的投資項目,從單個看,都基本符合環保要求,但擠在一起,地方的資源和環境肯定承載不了。”
建議外商 少投高耗能高污染項目
他說,規劃環評,就是打破現有的行政區劃,對不同地區根據不同的人口數量、資源環境容量和經濟總量等因素,制定不同的發展目標,根據這些目標和規劃設置不同的考核體系,環境保護就是這個考核體系的內容之一。下一步,規劃環評的范圍還將向水域、海域、工業、農業、林業等領域延伸。
在環評方面,國家環保總局的工作思路還包括:技術上,建立一整套基礎數據庫,設立環評指標新體系;大型的總體規劃,將納入環境保護的要素;由環保部門負責召集專家,對環評提出評審意見;要增加公眾參與的內容,充分保證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審批后,跟蹤大項目落實的情況;責任追究等方面。
潘岳還建議參加論壇的外國投資者少投高耗能、高污染的項目,“如果有偷偷上的,一旦查出,絕不輕饒。”
七項政策抬高門檻
1、環保總局將從整個行業來進行環境規劃;
2、建立一整套的基礎數據庫,比如環境評價指標新體系;
3、大的總體規劃中都要考慮環境保護的一些要素,進行環境保護的審核;
4、由環保部門來負責,召集專家對評審項目提意見;
5、增加公眾參與的內容,在大的規劃和大的環境問題上,充分保證群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
6、審批以后,環保部門要跟蹤大建設項目落實的情況;
7、要嚴格責任追究。(東方早報 吳正懿 周瑜 陳周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