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次澄清,作為一個整體來講,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沒有什么過渡期。很多人認為,中國入世有一個五年的過渡期,只有這個過渡期過了,中國才是WTO的正式會員。這樣的理解完全錯誤。”
11月7日,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舉辦的“WTO:5年得失及未來對策”論壇上,這位前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現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這樣表示。
龍永圖:中國入世五周年,不要把重點放在過渡期,好像中國好不容易熬過了五年,才成了世貿組織的正式成員,這完全是一種誤解。
論壇本來的題目,是“中國公司的WTO過渡期:5年得失及未來對策”,在龍永圖表達了強烈的“反感”之后,主辦方即現場宣布,將精心策劃的論壇主題,改為:“WTO:5年得失及未來對策”。
還讓龍永圖覺得荒唐的,是一些人對世貿條款過渡期的模糊理解。他說,現在談的過渡期,是指在中國入世的談判當中,對于某些重要的、或是困難的條款,在與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達不成協議時形成的妥協,而不是說在這五年的妥協協議生效之后,中國才能成為WTO正式成員。
在同時與會的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副會長Robert Poole看來,中國已經非常成功地加入了WTO并從中獲益。他提供的數據表明,從2000年到2005年,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增長了3倍,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也增長近120%;與此同時,在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增長了約50%,占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增長的比率,也由2%變成4%。
Robert Poole領導的USCBC,是一個成立于華盛頓,有33年歷史的非盈利非政府組織,代表250家美國公司在華的利益訴求。其會員中50%是制造業,另外50%來自服務業。
到目前為止,在美國出口的15個最大的海外市場中,對中國的出口增長率居于首位。而在中國正式加入WTO,美國對中國每年一度的最惠國審查取消之后,越來越多的會員公司,都和中國建立了密切的貿易往來。
龍永圖:我們不能反對反傾銷,只能反對反傾銷的濫用和歧視性使用,我們應該熟悉反傾銷規則體系,使中國的企業更好地走市場經濟公平、合法競爭的道路。
Robert Poole提供的數據顯示,有82%的USCBC會員認為,中國加入WTO,是與其公司有關,并是有利于他們的公司的;對中國入世承諾的執行情況,38%的公司認為做得“比較好”,4%的公司認為做得“非常好”。
不過,Robert Poole說,中國的貿易失衡使得貿易與政治的壓力不斷增長,也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中國資本流入過多和投資過剩。另外他認為,中國的消費者和公司,不僅要遵守入世的承諾,而且要超越這種承諾,才是雙贏的制勝之道。
實際上,中國入世之后頻頻遭遇的貿易挫折,引起了國人對西方貿易保護主義的擔心。相關的數據是,在2005年,共有18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發起“兩反兩保”調查63起,涉案金額達21億美元。中國已經連續11年,成為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
但在龍永圖看來,一味指責反傾銷并不合理,反傾銷并不等于貿易保護主義,因為在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里,反傾銷是被允許的、合法保護國內產業的一個手段,中國對其他國家的產品,也在進行反傾銷。
“我們不能反對反傾銷,只能反對反傾銷的濫用和歧視性使用,我們應該熟悉反傾銷規則體系,使中國的企業更好地走市場經濟公平、合法競爭的道路。”龍永圖說。按照他提供的數據,中國遭受的反傾銷產品,只占中國整個出口產品的0.5%。
事實上,在WTO的貿易框架中,美國被訴訟了80次,歐盟被訴訟了63次,中國僅有兩次,可以預期,中國今后將會面對更多的貿易訴訟。
龍永圖:滿足環保標準、勞工標準等國際標準,以及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要求,是使我們的企業能夠形成真正的國際競爭能力的最起碼要求。
另外,中國還面臨來自國外的技術壁壘、環保壁壘、勞工標準等壁壘的挑戰。不過,龍永圖認為,這些環保標準、技術標準和勞工標準,并不是對中國產品的一種歧視性的壁壘,而是一種要求。
在他看來,有些國家使用的勞工標準,例如不使用童工、不能超時、員工的工作條件必須滿足一定標準、廠房消防設施必須達到相應標準等等,多數是合理的標準,“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同樣也可以接受”。
“如果達不到國際標準,就沒有出口權利。加入世貿組織之后要認識到,滿足這些標準,是使我們的企業能夠形成真正的國際競爭能力的最起碼要求。”
與此同時,入世協議對保護知識產權的要求,也給中國企業帶來重重壓力。這使得我們不得不對自己的企業采取更嚴厲的措施,逼著企業去遵守保護知識產權規則。
“如果我們不遵守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就違背了中國政府的承諾。同時,保護知識產權并不是為了保護外國人的知識產權,而主要是在中國形成一個創新型的環境。”龍永圖說,一個創新型的國家如果不保護知識產權,創新就永遠不可能真正的形成。
他認為,過去中國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過去做得很差,現在則有了很大的進步,這對今后的發展至關重要。
龍永圖:不能為了某個行業的高額利潤,讓全社會為它付出代價。
在當天的論壇上,就外資并購與產業安全的關系,龍永圖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他認為,外資并購其實是吸引外資的一種形式,并且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市場手段。但由于很多人對并購的程序、法律含義不了解,因而產生了許多誤解,甚至擔心產業安全和經濟安全。
“(不過),人家借錢給你,人家都不怕,你怕什么?”龍永圖借用鄧小平的話說。
他認為,對于外資的并購問題,不要過分地政治化,往往有些人是打著保護國家利益的幌子,來保護自己手中的權利,“也不必擔心借外國人的錢,中國就被外國買去了。”
龍永圖表示,中國入世的初衷,是要形成更充分的市場競爭。因此,減少行政審批、減少行業壟斷,才能降低廣大企業的政府服務成本和社會服務成本。
他說,在這方面雖然已有很大的進展,取消了很多行政審批,大大降低了企業的成本,但社會服務成本依然很高,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比如高度壟斷的電信,入世后雖逐步放開了市場,話費也慢慢開始降了,但降得還不夠,競爭還不充分。
“不能為了某個行業的高額利潤,讓全社會為它付出代價。
在他看來,判斷一個行業發展的成敗,首先不是看對生產有多大好處,而是要看對消費者是否有好處。只有對消費者有好處之后,整個消費市場才會培育起來,生產也才能有市場。
龍永圖:前幾天我對歐盟代表講,應該把“讓步”這個詞匯永遠清除出去。
還有一些人認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五年了,做了很多開放市場的承諾,做出了讓步,吃了虧,現在五年的虧吃完了,應該歇口氣,放慢開放的腳步。
“這是一種非常扭曲的心理。”龍永圖認為,中國的入世,總體來說得大于失,做出的開放市場的措施,也不是讓步,而是一種進步。
“比如說如果歐盟取消農業補貼,不是對巴西農民的讓步,而是對歐洲所有農產品消費者的進步。歐洲的消費者因為其高額的農業補貼,在農產品消費上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所以取消和減少對農業的補貼,最大的受益者是歐洲人,而不是其他國家的農民。”
他表示,中國雖然入世已經五周年,但絕不能有“中國開放差不多了,做的讓步太大了,應該到此為止”的觀念。他認為,中國的開放還遠遠不夠,還遠遠沒有達到中國經濟發展高速度的要求,也還遠遠沒有達到經濟全球化高度進展的要求,因此應該繼續擴大對外開放。
目前,充分利用WTO,繼續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國內的改革和發展,讓中國的企業在強大的外部壓力之下,走國際化道路,從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已經成為業內共識。
“所以最近我幾次講話都講,我們紀念入世五周年,就是要使我們的對外開放繼續擴大,從而促進國內的改革和發展。”(楊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