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國家發改委人士在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各地固定資產投資新開工項目進行督察的國務院督察組已經回京,相關報告正在匯總。
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等八個部門聯合組成的6個督查組,是在10月13日的動員大會后分赴山東、江蘇、河北等12個省區,約在25日紛紛回京。
本次國務院督察組的規格都比較高。其中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姜偉新為組長的督察組赴河南;以國土資源部部長孫文盛、副部長李元率領的督察組赴江蘇;以中國銀監會紀委書記胡懷邦為組長的督察組赴遼寧;國家環保總局環評中心主任吳波率領的督查組赴內蒙古;國家銀監會銀行監管一部副主任董鐵鋒率領的督察組到了吉林。
記者獲悉,6路國務院督察組與各地部門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溝通,并通報了督察情況。
盡管一些地方表示當地的投資在下滑,清理的項目較多,請求督察組肯定;但是督察組仍了解到,個別地方并未完全按照中央的政策要求辦事。一些違規投資的清理仍未完成,稍有松懈,可能造成反彈,因此解決控制投資的長效機制是日后的重點。
各地投資違規嚴重
根據記者了解,國務院督察組分赴的地方,都是投資項目增幅較大的區域。國家發改委獲取的各地上報的數字,也顯示待清理的項目很多。但是是否得到落實,成為國家發改委需要了解的首要重點。
這12個省份中吉林、安徽、河南、河北、內蒙古等是今年上半年投資增幅最高的幾個省份。上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分別為55%、54%、48%、44%、43%。而根據這些省份的上報情況,新開工項目違規比例較大。
其中,河南今年上半年億元以上及重點行業780個新開工項目清理中發現存在問題的項目共214個,占總數的27.4%,計劃總投資296.7億元,完成投資79.8億元。
同樣,其他的地方新開工項目違規率也不低:山東的違規率達到26%,河北達到28%,安徽達到11.4%,河南達到27.4%,浙江達到22%。
但是截至目前,上述地區違規項目尚未被完全叫停。
國務院此次派出督察組正是為了了解各地是否嚴格按照清理的范圍開展清理工作,對存在問題的項目是否依法進行了處理,是否責令項目暫停建設、限期整改,是否在當地主要媒體公告,以及征詢各方面對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投資調控政策措施的意見。
此前,各地在4~5月份進行過一次自查清理,但隨后隨著投資大規模反彈。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要求各地從8月底再進行一次大的清理工作,并于9月上旬上報,違規項目以及地方處理的情況需要在相關媒體上公布。不過,迄今為止,各地進展并不理想。
控投資需要解決長效機制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建立控制好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的長效機制的問題,也是中央下一階段的任務。這是因為自從2003年以來,每年都在控制固定資產投資,每年都在清理新開工違規項目,且也不斷進行督察。但是投資增幅總是隨后反彈。
而全國目前的新開工項目日趨增多,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仍然平偏快。前三季度全國施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8.82萬億元,同比增長23.6%;新開工項目15.20萬個,同比增加2.05萬個。
督察組針對各地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一些著眼長效控制投資的建議。
比如赴河南的督察組建議河南進一步加強土地管理,抓緊儲備一批“三農”、病險水庫加固、環保、節能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帶動能力強的重大項目,要繼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要嚴格執行新上項目的建設程序等。
赴河北的督察組建議當地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人口增長與自然和諧等方面的關系,改進項目建設的統計上報工作。
赴內蒙古的督察組建議,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以環境承載力為基礎,繼續認真清理督察中發現的問題和違規項目;分類清理有問題的項目;追究嚴重違規和監管不力的相關責任等。
但是大部分督察組有一個共同點,即主張地方在形成對投資控制、引導、管理的長效機制,繼續扎實做好新開工項目清理的后續工作上做好文章。
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副局長朱宏任在2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前三季度國民經濟向著宏觀調控預期方向發展,四季度調控的基本方向就是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調控措施主要采取市場和經濟的手段,但不排除使用行政手段的可能。”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