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列入中秋節等七大傳統節日,要求有關部門采取措施對傳統節日給予保護。
“這是名錄公布后的第一個中秋節,對于發揚和強化它所蘊涵的傳統文化有著特殊的意義。”中國文聯研究員劉錫誠說。
“現代人不太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只是把它當成一個團圓的節日。”劉錫誠說,中秋節在中國有著千年歷史,古人過中秋節要在院子里擺上供桌,以月餅、水果等供奉月亮,而今商場里包裝花哨的月餅扎了堆兒,但中秋節的味兒卻變了。不少文化學者近兩年疾呼要復興傳統節日的習俗和文化。
這兩年,“黃金月餅”“天價月餅”所引起的喧囂不絕于耳。中央民族大學教授祁慶富認為,中國自己的節日傳統已發生斷裂,中秋節已從拜神向“拜物”發展,節日的“魂”消失了。
劉錫誠說,有人曾把人們對中秋節等傳統節日的冷落歸咎為西方文化和洋節入侵。然而,祁慶富指出,中國人應首先反思自己對傳統文化的認知,“過中秋節,應尋回我們文化的‘魂’”。
國家博物館研究員宋兆麟說,中秋節在古時是豐收謝神,團聚之日。這個節日的文化含量很深,各地民眾祭月、吃月餅、賞花、游戲等節慶內容有著不同的類型、特殊的符號,如北京有兔爺,中南地區送花求子,浙江觀潮等。
在專家看來,許多中國傳統節日在中國并不是完全被拋棄,更多是被過度商業化,其民間的文化意義被大幅度削弱,因而影響其自身的活力。
中國文聯編審周明認為,中國人講分寸,過節也要有“節”。中秋、仲秋,在一月中間,在一季中間,中秋節的節日內涵是沉靜、充實,傳統文化也是自然而從容的,商業化的“炒作”將毀掉節日之美。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吳文科說:“中秋節傳承下來的最濃重的思想應該是團圓——小至家大到國,這也正符合當代中國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
中秋節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吸引了人們對這一節日的更多關注。宋兆麟認為:“節日的形式隨著時間的流逝總會有所改變,但節日的精髓應該被保護和傳承,并在今后的立法中有所體現?!?/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