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昨日對外發布了《國內貿易發展“十一五”規劃》,明確了未來五年國內貿易發展的指導方針和目標,確定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
《規劃》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實際增長約11%;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年均實際增長約11%;批發零售貿易和餐飲業增加值年均實際增長約9%,占GDP的10%左右;國內貿易就業人員2010年達到7100萬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5.2%;形成15至20家具有全國影響力和一定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國內貿易企業及一批區域性龍頭企業。
目前,國內貿易的發展仍處于從粗放型增長方式向集約型增長方式的轉變過程中,總體發展水平離社會需求仍有較大差距。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新型流通方式和業態的比重還很低,管理和技術水平總體上比較落后,流通的組織化程度和效率仍然不高,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消費的擴大和經濟運行效率的提高。二是區域和城鄉發展差距顯著。三是法律制度與誠信體系建設滯后。
對此,《規劃》提出,要以科技進步為動力,大力推動流通創新;盡快出臺反壟斷、城市商業網點管理、商業特許經營等法律法規。《規劃》表示,將加大對流通企業的融資支持,爭取各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加大對流通企業的信貸支持,擴大授信額度,開發新的信貸服務項目;引導各類信用擔保機構積極開展中小流通企業的擔保業務;支持商業銀行與流通企業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推廣銀行卡;支持符合條件的流通企業利用股票上市、發行債券、資產重組、股權置換等多種方式籌措發展資金。
《規劃》還提出了節能降耗目標,要求商務領域能耗率比“十五”期末降低20%,批發、零售、餐飲等行業萬元營業額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同時還要求在4個直轄市、20個省會城市及省轄市建成較為完善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推動再生資源回收行業逐步向集約化、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