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主任馬凱日前表示,中國應當加快石油儲備,重點抓好第一、二期戰略石油儲備基地項目建設。記者了解到,負責戰略石油儲備的國家石油儲備中心相關運作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
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國家石油儲備中心的運作將類似國儲糧、國儲棉模式。”
石油業內人士說,就儲備經驗來講,國儲糧和國儲棉已經有運營10多年的經驗和做法,國家石油儲備中心很可能借鑒。但從石油這個定價國際化而且越來越依靠進口的特殊商品來說,國家石油儲備中心會面臨波動的國際油價和外匯管理等特殊問題。
目前,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和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是以國有獨資公司的身份“受國務院委托進行糧食和棉花國家儲備的管理,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中儲糧總公司還享受國務院確定的國有大中型重點聯系企業的有關政策,在國家計劃、財政中實行單列。
在國家石油儲備中心成立前,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負責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在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的機構編制內有一個石油儲備辦公室。據業內人士稱,能源局和儲備辦是“兩塊牌子,一個機構”,而正在籌備成立的國家石油儲備中心將是一個公司,石油儲備辦公室是一個政府部門。
業內人士認為,國家石油儲備中心的重要性將超過石油儲備辦公室。國家石油儲備中心正式成立后,將接管那些建成的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將一舉管理數十億乃至數百億美元數量級的石油物資。
2004年,首批四個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基地正式圈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分別是鎮海(浙江省寧波市)、黃島(山東省青島市)、岱山(浙江省舟山市)、大連(遼寧省大連市)。
中國的石油儲備工作從1993年開始醞釀,到2003年中央正式批準,前期工作一共花了10年的時間。
2004年6月,中國石油戰略儲備的基地開始建設。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化這三大石油集團受國家委托,負責工程總體建設。目前在首批四個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基地中,鎮海和黃島項目的建設由中石化負責,岱山項目由中化負責,大連則由中石油負責。
“我們不是業主,我們類似房地產中的建筑商,財政部是投資者。”一位石油公司人士稱。
業內人士認為,對石油儲備基地的后勤管理和服務也可能委托這些石油公司來運作,但涉及儲油的數量、方式和時機等主要運營將由國家石油儲備中心負責。
據了解,鎮海將是第一個可以投入使用的儲備基地。該項目建設52座儲罐,目前已經基本完工,屆時可以儲備520萬立方米石油。
一位國際石油交易商說,在先期的儲油操作上,如果操作得當,中國進口或者從國內獲得油源并不會造成市場的波動。
中國目前進口石油1億噸左右,而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基地總共規劃了三期,其儲量安排大致是:第一期1000萬至1200萬噸;第二期2800萬噸;第三期2800萬噸。“每年或分攤到每個月的進口增加比例是很小的。”這位石油交易商說。
預計2007年至2008年,大連、黃島、舟山其他三大石油儲備基地將陸續竣工。四大基地建成后,總共能形成約10余天消費量的石油戰略儲備能力,再加上全國石油系統內部的商用石油儲備能力,中國總的石油儲備能力將超過30天。
目前,中國的戰略石油儲備狀況并不樂觀。以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石油公司為主進行的商用儲備,總數量不超過使用21天。而已經建立戰略石油儲備的美、日、德、法等發達國家,政府儲備加上民間儲備,可分別滿足其158天、161天、117天和96天的石油消費。
由于國家是石油戰略儲備的主要投資者,進一步通過立法來建立政府儲備和民間儲備相結合的機制,才能充分發揮石油企業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逐步達到國家石油儲備的總體目標。業內人士認為,為使石油戰略儲備順利建成,相關的石油儲備法或條例的制訂顯得非常必要,但在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先做再立法完善。
現在,第二批石油儲備基地的選址工作已啟動。(林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