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體駐北京的記者多了,他們對中國的報道面越來越寬,也越來越細致。
世界上有一個客觀存在的中國,它在發展,逐漸變得富裕,與有陸地邊界的所有國家都在改善關系。另外還有一個世界各國人印象中的中國,它的形象就復雜得多了。而決定這個形象的,除了我們自己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西方大媒體公司,即它們如何向世界講述這個變化中的東方巨人。長期以來,對中國的不了解、政治上的偏見,以及這些媒體所屬國家的利益滲入了對中國報道的字里行間,使得中國在它近代以來最美好的發展時期,承受了來自西方媒體最刻薄的批評和嘲諷。很多了解西方媒體的中國知識分子對它們在中國問題上的偏見和固執十分失望,并為如何讓西方公眾了解真實的中國傷透了腦筋。然而,最近一個時期,情況似乎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美大報對華中性報道多
在6月下旬召開的2006年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大會上,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王國慶向外界公布了一組顯示這種變化的數字。一份有關國際傳播和中國國家形象塑造的材料分析了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今日美國報》2005年涉華報道的內容和傾向。王國慶說,從中或許可以窺見西方主流媒體對中國形象的把握。
據國務院新聞辦介紹,美國那3家主流媒體去年關于中國的報道共有243篇,其中客觀報道占報道總數的1/4左右,偏見報道約占1/3,平衡報道的比重是40%。國務院新聞辦的結論是:在傾向性上,3家美國主流媒體對中國的中性報道占多數,負面報道略多于正面。而在上個世紀90年代,西方主流媒體妖魔化中國的報道占涉華報道總數的60%到70%。兩相比較,可以看出,西方主流媒體對中國的報道已經發生了變化,但妖魔化中國仍是西方一些媒體涉華報道中隱約的主題。
國務院新聞辦有關人士告訴記者,他們綜合了這3家美國報紙對中國形象的描繪,大致可以表述為——經濟形象:高速增長,前景廣闊,積極參與世界經濟交往;政治形象: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但人權、民主狀況不佳;社會形象:傳統文化魅力久遠,但公共衛生和環境狀況比較差;政府形象:以中性和負面為主;企業形象不鮮明。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的專職研究員周慶安博士告訴記者,他們也做了一個類似的國際傳媒研究課題,選取了《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華爾街日報》1995年、2000年、2005年的中國報道作為研究對象,同樣得出了西方主流媒體對中國報道有所變化的結論。
他們認為,將西方的涉華報道分為客觀、平衡、偏見更為準確,而分為正面、負面、中性的說法過于簡單化。平衡報道是指正反兩方面,或者官方、非官方的聲音都出現的報道;客觀報道主要是指純粹的事實報道;偏見報道指的是那些歪曲的、妖魔化中國的報道。
周慶安說,西方媒體報道中國的一個重要變化體現在主題設置上:經濟話題有了大幅增加,社會、文化領域報道增多,純粹的政治報道比重有所下降。以經濟報道為例,3家報紙2005年的報道量都比1995年提高了20%以上,基本上占了所有涉華報道的1/3。
世界這兩天如何說中國
本報駐世界各地的記者特意截取26日和27日的一個斷面,查找了一些報紙上關于中國的各種報道,發現在這兩天中,關于中國的報道各式各樣都有,但總體上看,它們組成的畫面與我們中國人自己熟悉的環境仍有較大距離。美國不少媒體都介紹了中國出臺新的新聞管理條例,攻擊中國“壓制新聞媒體”;《紐約時報》A3版整版都是關于中國的新聞,但湖南水災的報道很突出;《基督教科學箴言報》還有一篇關于“民權斗士”的報道。不過也有客觀一些的,如《華爾街日報》報道了中國政府準備對農村銀行的不規范行為進行整頓以及中國政府支持保險業擴大經營和融資范圍等。英國《金融時報》27日稱美國擬收緊對華高技術出口管制,還報道了中國查出農行存在違法違規的事情等。德國《星期日世界報》討論了中國的“孔子學院”。奧地利《維也納日報》說中國人穿衣先問形象師。日本媒體關于中國的報道一直很多,這兩天話題的焦點一是小泉會不會在8月15日參拜及對中日關系有何影響,二是小泉訪美是否意在牽制中國。印度《印度教徒報》、《金融快報》等27日在頭版報道溫家寶總理表示中印關系發展良好,還有媒體關注中國的鋼鐵、證券市場等。
有專家認為,外國媒體對華報道通常離不開以下幾“論”:一是“中國威脅論”;二是“中國崩潰論”;三是“中國發展論”;四是“中國妖魔論”。目前,“中國崩潰論”和“中國妖魔論”在逐漸失去市場,“中國發展論”有增多趨向。
“盡量做到客觀、公正和平衡”
《紐約時報》下屬的《國際先驅論壇報》時政記者安德森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主流媒體對中國的報道量越來越多。在報道內容上,偏重于中國基層民眾的生活狀態以及重大社會問題和趨勢,以他個人的感受,這些媒體引用的材料“更趨客觀”。
另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國主流媒體的國際新聞版編輯也對本報記者說,隨著中國的迅速發展,以及中美在反恐等國際問題上的共同戰略需求增強,有關中國的社會、經濟、法制、科教衛生方面的新聞,尤其是重大突發事件,越來越多地成為關注點。這客觀上要求媒體介紹更多中國的真實情況,當然,他也承認,無論是記者還是編輯都難免受到國內環境和政治氣候的影響。
本報記者采訪過幾位駐京的美國主流媒體記者,他們都談到了美國媒體對中國越來越重視,并且對華報道的領域和范圍都在不斷拓展和延伸。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外國媒體對華報道中的故事越來越多,事例越來越具體,個人采訪越來越細致。
為什么會發生改變
美國主流媒體的一位國際新聞版編輯認為,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道的變化,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國綜合實力的壯大和中美關系相對穩定的持續發展,使美國的媒體不得不正視中國的影響力,宣傳兩國關系的積極因素。如去年在華盛頓舉辦的中國文化節,《華盛頓郵報》罕見地在頭條進行宣傳。二是報紙對中國的了解更加深入。在“中國熱”的帶動下,報社對中國新聞的報道力度和專業程度都在增強。目前,該報經過擴張和改革,從事與中國有關的工作的記者和編輯有十幾人,他們絕大部分都學習過中文,去中國考察過,熟悉中國事務,在處理報道上更加平穩客觀。
安德森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的重要性在日益上升,另一方面也與中國政府日益開放和自信的姿態有關。現在,外國媒體有更多機會到中國的內地接觸實際,他們不僅可以看到中國欣欣向榮的一面,也可以看到中國落后貧窮的一面,因而對中國政府尋求“穩定和發展”的政策有更深刻的理解。
中國有專家認為,全球化和中國實力的迅速發展使中國和西方相互依存程度大大增加,西方國家調整了對中國戰略地位的判斷和對華關系的定位,即使從西方國家的國家利益出發,那種簡單的出于意識形態對立的妖魔化報道也已經顯得很愚蠢。周慶安補充說,公眾對中國的了解越來越多,也使媒體在報道中國時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信口開河。
當然,缺乏真實性和帶有偏見的報道在西方的主流媒體中仍有相當的比重。周慶安說,這種立場是難以徹底轉變的。由于意識形態、政治制度上的巨大差異,西方的媒體和受眾絕大多數對中國的認識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預設。盡管在西方對中國的報道中,像“赤色中國”這樣的詞使用頻率在減少,但面對中國的發展,各種“中國威脅論”也迅速增加。《華盛頓郵報》的編輯也承認,美國的媒體包括主流媒體,仍然存在對中國的誤解。美國不少記者都是以追逐危機為動力的,有時“唯恐天下不亂”,個別人為制造轟動效應,對中國的報道有時就會以偏概全。
美國凱旋國際公關公司的CEO瑞·考切爾對記者說,中國的實際形象和中國在外界的形象有相當大差異。有調查顯示,全世界重大新聞的80%源自西方幾家主要媒體,因此,國際上的中國形象很大程度是受西方主流媒體影響的。傳統上,中國很少和西方傳媒打交道,缺乏經驗,中國很多地方和部門的領導人都沒有專門的媒體和公共形象顧問。考切爾建議,中國可以像俄羅斯在將要召開的八國峰會上的做法一樣,通過和西方媒體關系良好的西方公關公司做橋梁,和西方主流媒體加強溝通,讓中國各方面的高層人士保持和西方媒體的交流,保持正面的曝光率,在具體的議程上盡早和持續地發出中國的聲音,讓西方公眾了解中國的觀點和態度。他還認為,中國可以具體地了解究竟是哪些人在影響西方公眾對中國的看法。他說,有調查表明,在美國,這樣的輿論領袖其實不過幾百個人,完全可以通過合法的溝通和做法,改變他們的看法,或者削弱他們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