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日前出臺《醫療服務價格規范和調整方案》,規定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定價形式由政府定價改為政府指導價,營利性醫療機構實行市場調節價。這標志著醫療服務由政府定價的計劃經濟政策在廣東省終結。
據介紹,政府指導價是最高收費標準,醫療機構可在此標準下自主定價,下浮幅度政府不作規定。而營利性醫療機構完全自主確定醫療服務價格。新公布的政府指導價標準比原政府定價標準總體下調2.61%,一年可為患者減負2.85億元。
據悉,新的醫療服務價格方案主要從3方面降低費用:大型設備儀器的檢查費用、一次性醫療耗材費用、手術價格打包防治分解收費。
政府指導價對313個醫療服務項目的價格進行了調整,其中222項價格調低,主要是大型設備的檢查、檢驗項目。其中,降幅最大的是治療腦病的“伽瑪刀”,由16420元/次降低到6200元。CT平掃(每部位)從781元降低到350元;磁共振平掃(每部位)從1162元降到500元。其中,老百姓最熟悉的B超常規檢查,也從63元降到了40元。
新方案規定,凡在醫療服務價格項目“除外內容”和“說明”中未明確規定可另外計費的醫療器械、一次性醫用消耗材料等,一律不得另外加收任何費用。調高價格的項目有91項,主要是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項目。主任醫師的門診費加掛號費,由7元提升到9元;一級護理費從8元提升到12元。新方案還規定,全省所有醫療機構要將主要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名稱、服務內容、服務價格等在顯眼位置予以公示。
有關人士稱,這種價格管理形式的改變,有利于醫療機構通過控制成本降低收費,開展價格競爭。群眾可以根據醫療機構的定價水平,自主選擇。提高醫務人員的技術勞務價值,可以防止醫院靠藥品和機器向病人開大檢查單賺錢。
據悉,非營利性醫院是指“不分紅”的醫院,廣東省的公立醫院絕大多數屬于非營利性醫院,民營醫院多數是營利性醫院。
新方案將從10月1日起實施。中央、軍隊、武警、省屬駐穗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將開始執行新的收費標準,各地級市將在明年第二季度開始執行。(記者李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