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7日電 據最新一期香港《經濟導報》載文稱,由于法律和監管的缺失,使得外資跨國公司對國企的并購行為一時善惡難辨。人們盼望的《反壟斷法》,恐怕也因爭論不休難以短時間內出臺。其實解決問題的方案大可簡單化:在《反壟斷法》未出臺前,應先行制定跨國間企業并購的監管條件和監管程序,并明確具體的監管機構,在短期內先行規范跨國企業的并購活動。
與溫家寶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在擴大開放中重視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要求相呼應,今年“兩會”期間,代表、委員頻頻發出呼吁,要謹防壟斷性跨國并購對中國市場帶來的隱患。近日,經濟理論界和網民對此熱議如潮,一些評論已經深入到對新時期引進外資戰略反思的層面。制止跨國企業惡意并購,確是中國政府應迅速作出應對的新課題。
對跨國企業大規模并購國企將危及中國經濟安全的呼吁,引起內地理論界和民眾的關注,包括網絡在內的輿論媒體熱議跨國并購,觀點涇渭分明。有對代表、委員的觀點和坦率建言表示贊賞和欽佩的;有稱跨國并購是經濟規律使然,是正常的市場行為的;也有舉一反三對新時期引進外資戰略進行反思,要求主管部門擯棄單純追求吸引外資數量的傾向,真正把引進外資也納入“科學發展觀的軌道”的……
與輿論的熱情相比,主管機關對代表、委員提出的問題則顯冷靜得多。在“兩會”期間這個中國的新聞“旺季”,主管外資、外貿的商務部除了婉轉地表示中國正在抓緊制定《反壟斷法》,暗示考慮解決跨國并購存在的問題外,沒有對此進一步表示他們的態度。3月9日,國家發改委一位負責人對記者提出的“是否出會現外資政策的新風向”的提問,也僅僅例行公事地回答說:“我們并沒有收到任何外資政策轉向的信息。”
文章寫到,平心而論,讓中國主管官員在這么短的時間里作出“是否出現外資政策的新風向”的表態,的確是勉為其難了。但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真的到了對外資并購進行重新思考和完善制度的時候了。
對一個開放的經濟體而言,發生跨國間的企業并購是很平常的市場行為。中國經濟在從過去的封閉型逐步過渡到開放型的過程中,境外企業“走進來”購買中國企業和國內企業“走出去”購買境外企業,早不鮮見,但為什么今年的“兩會”對跨國并購弄出這么大的響動?問題的癥結在于:中國到目前為止尚缺乏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重要法律─《反壟斷法》。特別是政府對企業并購的限制性條件,以及建立在這一法律制度上的嚴密的政府監管。正是由于法律和監管的缺失,就使得李德水們和樂文禮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令跨國并購行為一時善惡難辨。
反觀西方成熟市場經濟國家,反壟斷法或反托拉斯法是政府矯正市場失靈、確保市場公平和維護本國經濟安全的重要法律手段。德國法律明確規定,禁止導致收購方產生或強化市場壟斷地位的并購行為。加拿大規定,超過兩億美元的并購協議必須經過政府批準后方可生效。美國這方面的規定和政府監管更加嚴格。美國確定司法部和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管理外國企業到美國投資、并購事宜,中國企業若到美國投資、收購,它要從兩方面審查:一是從商業、市場的角度看,這個并購是否違反了《反壟斷法》,如果對基礎創新造成了壓抑,侵害到消費者的利益,對競爭伙伴形成了不公平競爭,司法部就會對它進行審核;二是由于美國對中國還有技術出口的限制,中國企業并購美國企業,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就需要對其進行技術審核和國家安全審核,看這種并購行為會不會對美國的國家安全造成影響。
而在中國,反壟斷立法基本還是空白。雖然十多年來總是有“國家將制定《反壟斷法》”的消息傳出,但據說是在管理體制和具體法律條文上一直爭論不休,就成了“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新近有消息說:行政壟斷是該法出臺的最大“攔路虎”,等到立法機關與國內壟斷企業在反壟斷問題上取得一致,恐怕是遠水不解近渴。
其實解決問題的方案大可簡單化:有關方面和專家可以繼續對《反壟斷法》的具體條款和監管體制進行論證和研討,同時按照“內外有別”的原則先行制定跨國間企業并購的監管條件和監管程序,并明確具體的監管機構。在監管條件方面,實行“拿來主義”,消化吸收,在短期內先行規范跨國企業并購活動,似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朱毛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