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會”即將在北京召開,京津冀區域發展規劃為“十一五”規劃的子規劃之一,將提交全國人大。
據介紹,該規劃包括交通、旅游、生態等十七個方面,今年一月已交至有關政府部門,國家發改委目前正在組織研究,待全國人大通過“十一五”規劃后,這個子規劃也很快就能付諸實施。此外,在河北省的“十一五”規劃報告中,也將明確提出河北將“融入京津冀一體化,加強省際合作”。
據稱,在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中,有關于京津冀區域發展的子規劃,是第一個專門規劃,也是“十一五”規劃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大學工商學院副院長華筑信曾提出:京津冀之間在區位、人力、技術和資源方面擁有天然的互補優勢,這本應成為經濟一體化的拉動力,但事實上,由于行政壁壘嚴重,導致三地很難就統一的發展規劃和具體實施政策達成一致,單靠省市領導們坐在一起開會達成共識已經很難再向前推進,這在客觀上就需要更高一層的政府部門出手,制定一部三地都能接受的發展規劃。建議中央政府成立一個專門機構來統籌京津冀都市圈的發展規劃,并認為在“十一五”規劃中應當加入京津冀三地統籌發展的內容。
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研究員楊連云說,河北和北京交通合作空間很大。在能源問題,河北可以支持北京的電力供應,現在是一千三百萬千瓦,到“十一五”期末基本上還要翻一番,達到兩千多萬千瓦;此外,水資源合作和可持續利用工程也在進行中。
按照河北省的戰略構想,未來五年內,在曹妃甸將有總投資一千多億元的項目陸續上馬,成為河北省“第一經濟增長點”。在這里配套建設的發電廠對北京直接供電。曹妃甸將成為河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力,也將成為京津冀、環渤海乃至三北地區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在此之前,亞洲開發銀行公布《河北省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報告。該報告認為,河北省與京津接壤的三十二個貧困縣形成了“環京津貧困帶”,貧困人口達到二百七十二點六萬。報告稱這會對京津冀地區的現代化和生態安全造成一系列負面影響。
“像河北省這樣在距離首都不到一百公里的區域內還存在著大面積貧困化地區的現象在世界上也是極為少見的。”“報告”專項課題組負責人之一、河北省發改委宏觀經濟所所長李嵐如是說。
“‘國家要生態、地方要財政、農民要吃飯’,這三方面的關系沒有處理好,導致該地區持續貧困。”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員宋樹恩認為,這也導致了國家很多生態工程投入大、成效低,未能取得實效。
去年九月,河北省政府和國家環保總局聯合舉辦《河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論證會,由十多位院士、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綱要》進行論證。《綱要》共篩選、規劃了一千零十五項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總投資達四千一百八十八億元人民幣,力爭將河北建成經濟繁榮、生活富裕、環境優美的省份。
談起京津冀區域合作,中國生態協會理事長、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如松認為,河北既受惠于京津,又受制于京津,河北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京津冀三方協作是關鍵,能否處理好與京津的關系將直接決定河北建設生態省的最終成效。(記者 潘海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