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大型飛機,是我國航空人許久的夢想。我國大型飛機的研制和試飛幾乎和歐洲的空中客車同步,于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制,80年代初上天試飛,到過我國的部分大城市,6次進藏運送物資??蛇@一夢想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因實施以合資為手段的“三步走”戰略而中斷。
今天,我國航空人的大型飛機夢要圓了!大型飛機和另外15個項目一同被列入《規劃綱要》的重大專項。我國為什么需要實施這些重大專項呢?
著眼于提升產業競爭力
《規劃綱要》確定的16個重大專項是: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技術及成套工藝,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技術,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大型先進壓水堆及高溫氣冷堆核電站,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新藥創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大型飛機,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等。
細細品味這16個重大專項,人們不難發現,它們涉及信息、生物等戰略產業領域,能源資源環境和人民健康等重大緊迫問題,以及軍民兩用技術和國防技術,每一個專項都瞄準了一群核心技術,具有明確的物化目標,凸現“財富化特征”。這表明,我國的科技創新模式正在發生著重大轉變:從以往注重單項創新轉變為更加重視各種技術的集成,強調在集成基礎上形成有競爭力的產品和產業。
長期以來,我國的科技計劃比較注重單項技術,忽視相關技術的優化組合與集成。顯然,單項技術很難形成市場競爭力,實施具有極好的關聯性和集成性的重大專項,可以促進相關產業群的成長,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以大型飛機為例,它不僅可以像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一樣拉動經濟增長,而且可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按單位重量的價格比較,民用船舶為1,轎車為9,彩電為50,計算機為300,噴氣客機為800,航空發動機為1400。同時,大型飛機制造業具有較強的產業關聯度,其技術擴散可以廣泛延伸至制造業,能有效帶動裝備制造業、數控機床產業、電子產業、材料產業、發動機制造業等相關產業重大關鍵技術的群體突破,實現跨越式發展。美國蘭德公司的研究表明,利用飛機技術派生出來的產品銷售額比用這種技術制造的航空產品的銷售額大15倍,而其帶動技術升級的衍生效益就更大了。
增強綜合國力的必由之路
新中國的歷史上,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雜交水稻等為代表的若干重大項目的實施,對整體提升綜合國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上世紀50年代,我國舉全國之力成功實施的“兩彈一星”工程,動員和組織了近千家單位、上萬名科技工作者參與,為新中國的發展贏得了長期安全的和平環境,贏得了受人尊重的國際地位。
————上世紀80年代,我國的“三系法”
雜交水稻研究動員了全國上萬名科技工作者和100多家企業參與,累計種植面積超過30億畝,占我國稻谷產量的60%左右,對解決13億人口大國的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
————載人航天工程是又一個跨部門、跨學科實施重大科技項目的典范,它的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第三個擁有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十五”期間實施的電動汽車專項,歷經4年完成了發達國家近8年的技術進步,已自主研制出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的性能樣車。在上海舉行的“必比登”世界清潔能源汽車挑戰賽上,我國與世界各國的清潔能源汽車同臺競賽,在加速、制動、操控性能、排放等所有規定項目中取得了優異成績,令跨國汽車公司老總豎起了大拇指:“電動汽車發展看中國?!?/p>
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都把圍繞國家目標組織實施重大專項計劃作為提高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措施。美國有曼哈頓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星球大戰計劃、信息高速公路計劃,以及近年來組織實施的國家納米技術計劃和氫能研發計劃等;歐洲國家先后實施了尤里卡計劃、科技框架計劃、“空中客車”計劃、伽利略計劃等;韓國實施了先導技術研發計劃、替代能源計劃等。
實踐表明,重大科技項目對于各國提升科技實力和核心競爭力,都產生了積極而重大的影響。
有所為,有所不為
有限的科技資源和多樣化的科技需求,決定了我國科技發展不可能在所有領域進入世界前沿,必須突出重點,遵循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選擇具有一定基礎和優勢、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重大專項,集中力量,以技術集成創新形成戰略產品和新興產業為重點,實現跨越式發展,出奇制勝。
《規劃綱要》確定的16項重大專項,針對我國在能源、水資源、空間、海洋、生物、信息等領域所面臨的形勢和緊迫需求,具有高度戰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并具備如下特點:一是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培育能形成具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推動作用的戰略性產業;二是突出對產業競爭力整體提升具有全局性影響、帶動性強的關鍵共性技術;三是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瓶頸問題;四是體現軍民結合、寓軍于民,對保障國家安全和增強綜合國力具有重大戰略意義;五是切合我國國情,國力能夠承受。
顯然,這些重大專項是為了實現國家目標,通過核心技術突破和資源集成,需要在一定時限內完成的重大戰略產品、關鍵共性技術和重大工程,是我國科技發展的重中之重。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重大專項的實施,必將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促進傳統產業升級、解決國民經濟發展瓶頸問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保障國家安全等方面發揮出重要作用。 本報記者 陳建輝
建議設立航空產業發展委員會 發展大型飛機產業
建議在全國人大設立專門的“航空產業發展委員會”,以法律的形式制定航空產業的戰略發展目標和規劃大型飛機產業鏈涉及國家大部分工業行業,它的發展將會對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大型飛機所涉及的科學技術范圍幾乎覆蓋整個航空科學技術領域,是推進中國科學技術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強大動力。
而且,大型運輸機和大型特種飛機是現代戰爭不可或缺的武器,沒有大型飛機,不可能取得現代戰爭的勝利。正因為大型飛機及其產業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度,所以,當今世界各發達國家和一些正在崛起的發展中國家都爭相發展大型軍、民用運輸機。大型飛機產業成為凸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戰略性產業。
中國航空工業系統已具獨立研發大型飛機技術條件
中國航空工業已有50年歷史,經歷了從產品測繪仿制、自行設計制造到國際合作、技術引進的發展過程。其中,航空產品設計技術、產品制造技術和工業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已經形成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目前已研制成功的大、中型飛機有H-6(轟六)系列、Y-8(運八)系列、Y-10(運十)樣機、與國外合作生產的MD82和MD90等。但目前仍沒有自己的大型飛機,更沒有形成產業。
中國大中型飛機的主要設計單位有中國一航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和陜飛公司飛機設計研究院。大型飛機制造單位主要包括陜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飛機制造廠。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也具備一定的大型飛機制造能力。
兩大飛機設計機構擁有近3000名專業設計人員,其中研究員130余人,擔負著我國大中型軍民用飛機的自行研制、改進改型、測繪仿制等多種任務,完成了數十種軍機和民機型號的設計研制。通過專題科研、技術攻關、新技術開發,已形成一批可以應用于型號設計的軟件、方法、手段,掌握了關鍵的設計和試驗技術。
三大飛機工業公司現有大型機械加工設備、設施2100余臺(套),基本滿足大型飛機零部件的機加、鈑金、裝配和熱表處理等制造任務。經多年轉包生產,他們的數控加工能力已經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復合材料加工技術也達到較好水平。所以,目前我國航空工業系統已具備獨立研發大型飛機的技術條件。
中國大型飛機產業存在的問題
但不可否認,中國大型飛機產業還存在一些問題。其中的一個問題就是該產業一直缺乏長期、明確、堅定的產業發展戰略目標。
其次,投資主體單一化妨礙了正當競爭和技術與產業進步。長期以來,航空工業產業缺乏責任主體,找不到項目的最終責任人和最終受益人。究其原因,主要是航空工業由政府壟斷,單一的政府渠道投資,激勵不了企業的進取精神,從而阻礙了技術與產業的進步。
第三個問題還在于國家層面上的行業主管部門功能缺失。航空工業究竟由國家哪一個部門制訂宏觀政策,是國家發改委、科技部?還是國防科工委、解放軍總裝備部?抑或是已經被解體并企業化了的中航一集團、中航二集團?這些部門無法脫離自身的利益羈絆,都不太可能對航空工業的宏觀管理有所作為。
另外,中國大型飛機產業還存在航空科研和工業結構配置不合理的問題。一個國家戰略產業的技術創新和進步應屬于國家的基礎研究領域,但目前僅有的航空基礎研究部門均已企業化,并且分配到各集團公司,基礎科研活動不活躍,技術儲備嚴重不足。
由于存在集團或企業之間的利益隔閡,又阻礙了基礎科研成果的共享。而航空工業制造單位在軍工企業改制中被簡單地一分為二,相互的競爭結果是——在有限的國家投資面前誰都做不大。站在國家層面上,的確看不出我國目前大型飛機產業的核心力量何在。
此外,基礎能力相對薄弱也是一個頭疼的問題。中國要自行研制大型飛機,目前仍缺乏許多必要的具有較高水平的“前提技術”和“基礎技術”。
從軍機入手
事實上,從技術方面考慮,中國的大型飛機不能從民機入手。理由有幾點。首先,民機技術要求高,適航“門檻”很難邁過。調研、論證、研發時間太長,要想形成產業,變數很大。其次,按照民機規范研制出來的大型飛機無法滿足軍機戰術技術指標要求,期望在民機基礎上加以改進成為軍用運輸機,技術上很困難。最后,研發軍機可以帶出民機,軍機經過局部更改衍生出民用客機。這在國際上已經有了先例,波音公司走的就是這條路子。
從經濟方面考慮,發展任何一個產業都必須有市場的拉動,軍機有明確的市場牽引。大型飛機產業在起步階段必然是十分艱難的,也是十分脆弱的,回顧中國開發大型飛機的歷史,每一次失敗都是因為搞出了產品沒有市場。
要培育一個新興產業,必須找到必要的市場空間,這個空間要能夠提供必要的時間,讓該產業能夠從幼稚走向成熟。如果從軍機入手,在未來20年內向中國軍隊交付一批大型飛機,中國大型飛機產業地位就必然得到鞏固,就有能力向民用飛機市場進軍。
發展中國大型飛機產業的政策建議
在筆者看來,發展制訂長期穩定的航空工業發展戰略規劃和相關法律法規,有利于發展中國大型飛機產業。因此,筆者建議在全國人大設立專門的“航空產業發展委員會”,以法律的形式來制定航空產業的戰略發展目標和規劃,以及相關的促進航空產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措施,使國家成為航空產業的宏觀管理者和指導者,真正做到國家該管的管得住,該放的完全放開,使企業成為法律框架下大型飛機產業發展的主角。
為了發展大型飛機產業,國家還應該對國產飛機的研制和使用給予政策扶持,確保國產飛機的市場份額。比如,要求凡政府出資的采購項目應優先采購性能相當的國產飛機產品;對研制和采購使用國產飛機的企業和實體在稅收、融投資和信貸等方面采取更加優惠的政策;多方面鼓勵支持民營航空運輸業的發展;制定相應的法律和政策促進航空工業企業對外的資金、技術、銷售、服務等方面的合作等。
同時,建議改革現有投資體制,鼓勵多元多渠道投資航空工業。允許民營資本和國際資本進入航空領域,以利于開展積極高效的市場競爭,提高產業的投資效率。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打破低效率的行業壟斷和行政干預,利用市場經濟法則,通過市場競爭進行航空工業尤其是大型飛機產業的優化和重組。
最后,還必須調整國家航空科研體系和航空工業體系。建立國家歸口管理的航空研究機構,從事應用基礎性研究,為整個航空工業的所有企業服務。企業則集中力量利用已有的技術和基礎設施快速進行型號的研發和型號項目的市場運作?,F有的航空工業兩大集團應當合并后重組,根據專業性質和依靠企業行為組建五大公司,即大型飛機工業公司、小型飛機工業公司、直升機工業公司、發動機公司和機載設備公司。(胡曉峰 作者系陜西飛機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 瞭望東方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