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鳥類環志中心副研究員陸軍昨日透露,該中心已經開始籌建全國性的候鳥監測體系。
“鳥類疫情的防控,比如禽流感,應當與環志相結合。”陸軍介紹,環志是給鳥套上小小的腳環套,通過日積月累的放飛、回收,獲知鳥類的遷徙線路。在國外,這一工作已開展了一百多年,但在國內卻剛剛起步。
日前,有專家指出,中國濕地被人類占用成為魚塘,使人、家禽與候鳥的接觸空前緊密,同時缺乏全國性的候鳥監測機構,加劇了禽流感的傳播。這個觀點,環志中心的專家都很認同。
之所以建立全國性的監測體系,主要因為之前通過采集鳥類糞便判斷鳥類健康與否的做法不夠科學。“鳥類的糞便只能確定它是否得病,但不能確定它是否帶病。”而環志工作人員在野外發現鳥類后,如果抽取鳥的組織與血液樣本,直接可以確定其是否帶病。但讓陸軍遺憾的是,環志工作者雖然與候鳥“親密接觸”,但目前的工作只是將發現的異常死亡的鳥類送交畜牧獸醫部門檢驗。
陸軍透露,全國性的候鳥監測體系建成后,要在全國的各個角落設立環志工作點。“不管是鳥類集中遷徙路線上,還是鳥類相對少的區域,都會設置專門的站點開展數據的收集與研究。” (作者:陶捷、謝飛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