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局副局長、中國林學會副理事長張建龍近日在首屆中國林業學術大會上宣布,中國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情況出現了自1999年來的雙雙逆轉,各占國土面積的27.46%和18.12%,生態建設狀況已由“治理小于破壞階段”進入了“治理與破壞相持階段”。
張建龍指出,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對于林業建設的發展戰略,從以木材生產為主過渡到了以生態建設為主。自從上世紀末起,中國先后啟動了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等六大林業重點工程,大力促進林業發展。權威統計顯示,到2005年底,中央財政用于“退耕還林”的資金將達1036億元。
在位于中國北疆、橫亙幾千公里的內蒙古,政府宣布到2010年之前將共斥資120億元,并自1998年起已先后實施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退牧還草試點等八大生態建設工程,打造北方生態防線。
中國政府還宣布,從今年起到2010年,將投資75億元保護素有“中華水塔”之稱的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屆時,這個地處西南青藏高原腹地、孕育了長江、黃河、瀾滄江的三江源,將解決13.16萬人的飲水問題。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還積極尋求國際合作,將沙漠化這一世界性問題放到世界的舞臺上來討論。
2001年,意大利與中國政府就防治沙漠化問題開展合作,迄今為止已經實施了40項計劃,其中包括在北京周邊地區執行“綠帶”計劃,以增強中國年輕人對沙漠化問題的認識等。
意大利環境部高級官員科拉多·科利尼還在第60屆聯合國大會期間表示,意大利將資助約268萬歐元,幫助中國執行包括涉及北京及其周邊地區的“風塵”計劃,以及在內蒙古敖漢進行防沙一體化5年計劃。
國家權威部門最新公布的一組數字顯示:目前中國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18.21%,造林面積連續3年超過1億畝。截至2004年底,天然林保護工程對13億多畝天然林進行了有效管護,累計減少森林蓄積消耗4.26億立方米;退耕還林工程累計完成造林任務2.58億畝;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完成治理任務6800多萬畝;野生動植物保護工程使林業系統的自然保護區數量達到1672處,面積17.85億畝,占國土面積的12.4%;三北、長江等防護林工程和速豐林工程也取得重要進展。 (記者 潘海平 彭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