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畢業于青島某大學金融專業的小滕,和3個同班同學同住在租來的房里。成績不錯的小滕畢業前也曾有美好的設想,可走出校門后才發現,從最初打算找一個滿意、體面的工作,再到有一份能勉強做下去的工作也能接受,小滕的期望值和收入一直呈逐步“妥協”的趨勢,最后只好接受經常“無業”的現實。
同住的3個同學和小滕的狀況很相似。“有一次,同屋的小錚說丟了工作,喊著大家去喝酒,喝著喝著他就哭起來了,哥兒們幾個一聽也就忍不住抱在一起大哭。那時候,真叫同病相憐啊。”小滕總結畢業后的這段日子時說,“我們都沒有過穩定的工作。”
當然,小滕們并不是完全沒有工作,他們缺少的是一份安定的、可以給他們歸屬感和成就感的工作。他們頻繁地更換工作,可是“每次努力掙扎之后留下的是一段沉重的回憶”。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孫立平教授認為,小滕們是“新失業群體”的代表。而“新失業群體”則是他在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的新概念。
“新失業群體”是相對于由國有和集體企業失業下崗人員構成的老失業群體而言的,成員大多生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在經濟上主要依靠父母,有時人們將這種現象稱為“啃老”。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絕大多數的大學生“新失業群體”并沒有“傍老”、“啃老”,相反,他們盡管生活在壓力與奔波之中,但有很強的自立能力,并且盡量不讓父母知道。
正如小滕們的生活來源那樣,“有工作時拼命攢下錢來,到了平時沒活兒干了就靠吃‘老本’。家里人其實并不清楚我在做什么,我也很少向他們要錢,不過倒是經常到朋友那里去蹭上幾頓飯”。
根據教育部估算數字:2001年全國大學本科畢業生待業率為30%,約34萬人待業;2002年預計37萬人待業;2003年52萬人待業;2004年為69萬人;2005年為79萬人。
部分大學生“新失業群體”經常在就業與無業間徘徊,不能把精力完全投入工作,也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準確地說,是就業不充分、不持續。
記者在探求大學生“新失業群體”出現的原因時,發現了這樣一組數據:據統計,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在大中城市就業人數占總數的80.8%,而在縣、鎮和農村的就業人數僅占19.2%。來自縣、鎮和農村的畢業生也有約70%選擇在大中城市就業。在京、滬、津、魯、蘇、浙、閩、粵8個經濟較發達地區就業的畢業生,占了總數的57.6%。
小木就是其中的一分子。小木來自魯西南的一個偏遠村莊,父母省吃儉用供他上了北京某大學,畢業后開始輾轉于北京的各個角落,日子過得很辛苦。小木很少回家,有時回家住上幾天就又悄悄地走了,“不想讓村里人知道,畢竟當時考上大學的時候那么風光”。小木的家鄉這幾年發現了煤礦,小木學的專業正是那里需要的,可是小木卻依然選擇了留守城市。“我不能回去。在外面過得怎么樣家里不清楚,但至少還把我當成城里人,是掙大錢的。回去了就不一樣了。”
除了臉面上透出來的貴賤觀念和用人制度與大學生需求的不協調之外,地方在工資待遇、發展環境等方面與大學生的發展要求差距大。所謂的大城市情結無形之中為那些鼓足勇氣要回基層工作的學生們布設了一道圍墻。
與小城市和鄉鎮相比較,大城市的諸多優勢為大學生就業、創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加之上高校花費的高昂費用,更使得從農村來的大學生們不愿意再回到家鄉。
存在于一些大學生中間的這種“傾向”,與城鄉之間存在的差異有關。城市里的一切似乎都比農村要好,大學生畢業回鄉也似乎就是沒有本事的象征。
而與此相對應的是,目前農村的人才聘用體系還不能滿足大學生回鄉求發展的要求。
山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孟海蘭教授,近年來開辦就業輔導班和“孟奶奶信箱”,致力于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研究和實踐。她認為:“在社會評價體系上,對大學生不應再冠以‘精英‘,不然他們根本拉不下臉面,邁不開步子,放不開手腳。”有關專家指出,把大學生的身份從“精英”還原到“平民”,盡管這種轉變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但是,它帶來的不僅是壓力的減少,讓大學畢業生能夠安心投入所在崗位,避免造成“隱性浪費”;更為重要的是,將使高等教育不再和就業捆綁得如此牢固,真正發揮出應有的教化和傳遞知識的功能。
孟海蘭還認為,國家對于下崗工人有相應的保障措施,對于未就業的大學生目前還沒有。其實,大學生這個群體目前應該說還處于弱勢。
她以自己接觸的一名畢業生為例說,該生由于經常處于無業狀態,長期亞健康。可見,未就業大學生的生存狀況應當引起重視。
社會應當建立針對大學生“新失業群體”的醫療保障體系和相應的社會保障制度,政府應當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和機會以及暢通的就業渠道。政府在相關的政策和保障制度上可以出臺一些措施來解決燃眉之急。
在2004年9月舉行的中國教育峰會首屆大學生就業高峰論壇上,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副司長劉大為表示,大學畢業生無法找到工作應該登記為失業人員,納入勞動服務系統。之后,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文要求對畢業半年無法就業的畢業生進行登記,納入勞動保障服務系統,享受有關政策。在這一方面,南京等大學生比較集中的城市已經開始嘗試實施。
中國青年研究雜志社社長劉俊彥從大學生的職業規劃角度分析說,目前就業已經由原來的崗位安置轉變到由市場需求決定的流動。大學生頻繁跳槽是人才合理配置的必然結果,也是實現個人職業生涯的必由之路,將來會成為一種社會常態。但是,劉俊彥說:“跳槽,應當越跳越高,是一個成熟的過程,而不應是年輕的時候在同等的水平上重復更換工作。”
劉俊彥還指出,大學在就業指導體系上有待改進。他說,各大學對就業指導重視不夠,就業指導隊伍的專業性不強,主要是來自學生工作處的人員,工作也多依附于學生工作,在相關教材和操作方法上,沒有一套相應的遞進型的體系,往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作者:商偉/劉世昕)
中國青年報 2005年08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