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北京報道世界銀行在今日于美國華盛頓發布的《中國經濟半年報》認為,中國今后一年在宏觀經濟管理方面最棘手的問題將是如何協調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以推動加入WTO之后的結構調整。
據該半年報分析,中國在財政、貨幣、匯率政策的協調方面存在問題:
首先,用于“沖銷”外資流入而發行的中央銀行票據的利息支付屬于財政支出,而政府從外匯儲備資產的收益中獲得一些收入。根據目前硬通貨的利率水平和國內利率可能上升的情況,收支相抵后結果可能為負。目前還不清楚沖銷操作將會對財政預算造成什么影響。
其次,外商直接投資之外的資本流動的大幅變動對資本管制的有效性提出了質疑。沖銷操作往往會提高利率,進而會吸引更多的資本流入。目前有關當局的策略是,一方面嚴格管制資本的流入,另一方面鼓勵有外匯收入的企業和個人更多地支出外匯。但各國的經驗顯示,這些措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會被資本流入的增加所抵消,原因在于資金回流的風險下降。
第三,中央銀行票據的發行計劃應該和財政部今后的短期國債發行計劃相協調,原因在于在較長時間內保留兩個基本相同的工具可能造成市場流動性的分割,不利于市場發展和提高效率。市場發展也要求政府的現金及債務管理同貨幣政策操作之間有更好的協調。
從財政管理的角度來看,該報告認為,根據對主要宏觀經濟指標的合理推測,中國可以長期保持目前的財政赤字水平,但前提是使財政支出基本上不高于目前GDP的22%-23%的水平。
世界銀行報告認為,信貸擴張(截至2003年8月底增長了23.2%)的作用已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很多經濟學家和政府官員認為這是某些行業和高風險投資增長速度過快、難以為繼的一個成因。分析認為,信貸擴張的主要推動因素是,中央銀行在面對大量資本涌入的情況下采用政策干預以管理匯率所面臨的壓力。對今后人民幣匯率的投機性預期,再加上外商直接投資的凈流入保持強勁勢頭,導致大量外資流入中國。由于中國的匯率制度是事實上的盯住匯率制,因而中央銀行積累了很大規模的外匯儲備。在2003年頭7個月,中國人民銀行購買了約700億美元的外匯。
國有商業銀行為了達到不良貸款比例的目標所采取的各種措施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在2001年發生信貸緊縮之后,2002年商業銀行的貸款行為發生很大變化。銀行信貸從2002年開始大幅增長,而且這一趨勢在2003年繼續保持;這使得公布的不良貸款比例急劇下降。同時,貨幣供給的快速增長及其所導致的信貸擴張使得投資急劇增長,但并沒有帶來高通貨膨脹。
中國經濟時報 2003年10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