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遭受了嚴重干旱等災害的肆虐,盡管要面對國際農產品的沖擊和挑戰,盡管要忍受農業結構調整初期的陣痛,但在剛剛過去的2001年里,我國農業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農業部部長杜青林今天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向中外記者介紹了這方面情況。
杜青林說,去年我國克服了嚴重旱災等自然災害,農業持續平穩發展。預計全年糧食產量4.5億多噸,比上年減產1.9%左右;棉花產量530萬噸以上,增產20%左右;油料產量2900萬噸左右,比上年略減;糖料總產量8700萬噸左右,增產約15%;蔬菜總產4.45億噸,增長5%;肉、蛋、奶的產量均比上年有所增長。
他說,去年我國種植業結構逐步優化,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繼續調減,經濟作物和飼料作物種植面積已經占農作物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基本形成了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飼料作物協調發展的格局。優質稻種植面積達到2.5億畝,占水稻總面積的一半以上;優質專用小麥達到9000多萬畝,占小麥總面積的25%;畜禽、水產和果菜等農產品的優質率明顯提高;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發展迅速。
杜青林說,去年我國主要農產品生產繼續向優勢產區集中,長江流域水稻面積已占65.7%,黃淮海平原小麥面積占60%,東北地區和冀、魯、豫三省玉米面積占55%,油料作物初步形成長江流域油菜、黃淮海地區花生、東北地區大豆的生產布局。山東的蔬菜、陜西的蘋果、海南的反季節瓜菜、山西的小雜糧和黑龍江的綠色食品等,也都已成為當地主導產業。
他說,去年我國的鄉鎮企業效益有所回升。預計全年實現增加值29000多億元,增長8%,其中工業增加值20500億元,增長9%左右;實現利潤7070億元,增長9.1%;上繳稅金2180億元,增長9.2%;從業人數1.26億人。他同時也指出,我國的鄉鎮企業正處于一個體制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階段,需要進一步調整結構,提高發展水平。
杜青林說,去年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恢復性增長,扭轉了增幅連續4年下滑的局面,增幅達到4%以上。其主要因素是大宗農產品尤其是糧價回升、發展畜牧業、農民外出勞務收入增長等。 (董峻 朱海黎)
新華社 2002年2月0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