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二、“十二五”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一)發展機遇
1、綜合國力的進一步增強,有利于加大對農業的投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綜合國力的進一步增強,為各級各方面加大對農業農村投入、支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中央關于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統籌城鄉發展、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多予少取放活等一系列方針政策進一步深入貫徹,強農惠農政策體系必將進一步完善。
2、經濟發展的階段性要求,有利于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一方面,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跨越,多功能需求顯著增長,為農業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創造了內在動力;另一方面,世界經濟正在經歷重大變化,國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對農業的關注和期望明顯提高,高端資本、科技管理正加快進入農業農村并助推農業農村發展出現重大變革。
3、擴大內需戰略的實施,有利于激發農村發展活力。根據我國國情,國家把擴大內需作為保增長的戰略基點,必然加大“三農”投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民消費能力,進而激發農村消費潛力,拉動農村消費市場。在這一背景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活力、動力必將進一步增強。
4、體制機制的不斷完善,有利于形成推進農業發展的合力。農村改革繼續深化,農業農村發展的制度環境更加優化。中央、地方和農民在發展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上的利益關系更加協調,產銷區利益進一步銜接,密切合作發展農業生產的機制不斷完善。通過遵循統籌兼顧的原則,有效調動各主體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推進農業穩定發展的合力進一步形成。
5、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有利于擴大農業的對外開放。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技術。積極利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是世界上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發展農業的一項重要戰略。通過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將提升我省經濟社會的優勢度,形成農業對外開放的良好氛圍和影響力。
(二)重大挑戰
1、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對農業資源環境提出新的要求。近年來,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很快,但是農業資源環境現狀不容樂觀,特別是農業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遏制,直接影響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品質。要實現把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與經濟社會發展協調統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經濟示范區和中國低碳經濟發展先行區的戰略目標,就必須科學有效地開發、保護、利用農業資源。
2、農業科技創新還不能滿足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需要。我省現有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能力不強,農業科研成果轉化率和科技進步貢獻率與發達國家或國內發達地區有較大的差距。從總體上看,農業科研與實踐、成果與生產脫節,農業整體科技素質不高、對新技術吸納能力不足,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滯后等問題依然存在,導致科技供給傳輸不暢,科研成果的中試、熟化、示范缺乏依托,大量科技成果不能及時轉化,已轉化應用的技術也難以大面積推廣,農業發展的科學技術支撐嚴重不足。
3、農產品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國際國內農產品市場的聯動性增強、競爭加劇。農產品國際貿易壁壘增多,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參與全球農產品競爭的困難加大,農產品加工深度,農產品標準、技術、管理等與國際接軌的需求更為迫切。受急劇變化的市場價格因素影響,農產品供給價格的反應更加敏感,農產品人為波動將更加頻繁,保持國內農產品價值合理水平的難度進一步加大。此外,在社會關注度不斷增強、消費水平不斷升級的情況下,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壓力增大。
4、農業勞動力素質不能適應農業發展要求。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繼續呈明顯加快趨勢,農村高素質人才流失較快,加之新生代農民工在思想、技能、生活習慣等方面均發生巨大變化,離農意識強烈,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婦女和中老年人比重上升,農業勞動力素質結構性下降壓力進一步加大,對加快發展中國特色現代農業構成挑戰。
5、農業組織化程度偏低。農村人口眾多,農戶數量龐大,人均、戶均耕地面積小,農戶生產經營規模小而分散。龍頭企業雖初具規模,但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尚不夠完善,帶動能力不強。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滯后且運行仍不夠規范,服務水平和組織能力不足。多種因素導致農業組織化程度仍然處于較低水平,與世界農業生產和經營規模化發展趨勢要求嚴重不相適應。
6、農民持續增收基礎比較薄弱。“十一五”時期,我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雖然是建國以來增長最快的歷史時期之一,但年均增速(12.13%)仍低于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率(12.42%),繼1992年全省城鄉居民收入比突破2:1之后,繼續呈擴大趨勢,2010年達到2.67:1。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的長效機制仍未建立,農業穩定發展的基礎不牢、生產效益低,農民轉移就業空間有限且不穩定,對“十二五”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帶來極大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