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三、確保完成預算任務的工作措施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富民強省新跨越的關鍵時期,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我們將緊緊圍繞科學發展主題,牢牢把握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堅定不移地以富民強省為目標,加快完善公共財政體系,更加注重支持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更加注重財政體制機制創新,更加注重科學化精細化管理,著力構建靈活高效的財政調控機制、統一規范的稅費征管機制、覆蓋全面的民生保障機制、積極有效的均衡發展機制、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機制、科學嚴密的財政管理機制,進一步增強財政綜合保障能力,為經濟文化強省建設提供強力支撐。2011年,圍繞完成預算任務,突出抓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一)認真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進一步推進轉方式調結構增財源。堅持擴大內需與穩定外需相統一,在保持投資合理增長的基礎上,著力優化投資結構,著力擴大消費需求,著力維護物價穩定,著力支持擴大出口,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增長的良好格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堅持提升傳統產業與發展新興產業相統一,加大對傳統工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培育、服務業發展、自主創新、節能減排、中小企業發展等方面投入,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構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現代產業體系。堅持重點突破與協調發展相統一,完善財稅扶持政策,健全產業轉移引導機制,深入實施重點區域帶動戰略,支持縣域經濟、園區經濟發展和城鎮化建設,優化經濟布局,打造新的經濟財源隆起帶。堅持創新體制與優化環境相統一,認真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繼續清理規范收費項目,加快構建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財稅體制機制,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調動各方面科學發展的積極性。
(二)完善支農投入機制,大力支持“三農”發展。進一步拓寬籌資渠道,健全支農投入機制,推動財政支出重點向農業農村傾斜,確保用于農業農村的總量、增量均有提高;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重點用于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確保總量和比重進一步提高;土地出讓收益重點投向農業土地開發、農田水利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足額提取、定向使用。積極采取多種措施,引導金融機構、企業與農民加大涉農投入。按照“大興水利強基礎、狠抓生產保供給、力促增收惠民生、著眼統籌添活力”的要求,進一步整合財政支農資金,支持加強水利建設,支持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加大涉農補貼力度,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增效、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深化農村綜合改革,促進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
(三)健全民生保障機制,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堅持富民優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進一步增加民生投入,提高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明確各級政府的民生支出保障責任,加大省對下幫扶力度,落實好各項民生政策尤其是今年新出臺的民生政策,不斷拓寬民生政策覆蓋范圍,提高民生保障標準,逐步建立符合省情、比較完整、城鄉統籌、可持續的民生保障體系。創新民生保障機制,在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時,拓寬民生投資渠道,擴大購買服務范圍,增強多層次、多元化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能力。加強各項民生資金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確保把民生政策落實到位。
(四)狠抓增收節支,確保圓滿完成預算任務。加強收入調度分析,健全稅源控管體系,完善稅收征管機制,提高依法治稅水平。結合國家稅制改革,進一步健全地方稅體系,強化稅收的經濟調節作用和聚財增收功能。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加強國有資產資源收益管理,拓寬財政增收渠道。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嚴格控制慶典、論壇活動,嚴格控制樓堂館所建設,公務接待、公務購車用車、因公出國(境)等費用支出繼續實行“零增長”。創新財政支出管理方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完善政府財力綜合運籌機制,加強資金跨部門整合,集中財力保重點、辦大事。
(五)創新財政體制機制,推進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繼續做好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健全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為2012年全面消化縣級基本財力缺口奠定基礎。完善公共財政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痤A算制度,進一步健全政府預算體系。全面取消預算外資金,將各項財政性收入全部納入預算管理。完善部門預算制度,促進預算編制與超收收入、結余結轉資金、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有機結合,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完整性和準確性。深化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投資評審改革,強化財政監督和績效考核,加強預算執行管理,提高預算支出的及時性、均衡性和有效性。強化政府性債務管理,防范和化解債務風險。加強財政法制建設,加大預算公開力度,自覺接受人大、審計和社會監督。
各位代表,2011年全省財政改革發展任務光榮而艱巨。我們將認真落實本次大會決議,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開拓創新、真抓實干、扎實工作,確保圓滿完成預算任務,為建設經濟文化強省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