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振奮精神,增強信心,努力完成2010年預算
綜合分析影響我省經濟發展和財政運行的各種因素,2010年的財政收支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對于預算執行中發生的重大收支變化和調整,我們將依照《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辦法》的有關規定,適時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
圍繞上述預算安排,2010年,我們將著力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充分發揮財政支持經濟發展職能,促進全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繼續培育和壯大市場主體。繼續支持國有企業改革重組、做大做強,認真做好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工作。積極推動企業自主創新和科技進步,建立規范、穩定、長效的財政科技投入機制,完善促進科技進步和科研成果轉化的財稅政策,完善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的政府采購制度,增強企業核心競爭能力。落實省集中稅收新增增量返還政策,支持完善信用擔保體系,促進中小企業發展。進一步完善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財稅政策,促進全民創業,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大力支持金融、旅游、物流等服務業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二是繼續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進一步創新理財思路,支持做強投融資平臺,完善財稅扶持政策,改善發展環境,推動“兩圈一帶”發展和仙洪試驗區新農村建設,加快貧困山區縣(市)脫貧奔小康步伐。完善轉移支付等財稅激勵政策,支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發展和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推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落實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各項財稅政策措施,管好用好支持縣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培植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三是全力推動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發展。進一步整合財政資源,圍繞我省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完善財政支持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措施,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努力實現綠色增長。
(二)財政投入繼續向“三農”傾斜,支持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一是繼續落實和完善各項惠農政策。認真落實各項惠農補貼政策,完善“一折通”發放方法,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確保各項惠農政策不折不扣落實到位。落實地方配套資金,確保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補貼按政策兌付。繼續支持做好“三農”保險試點工作,促進農業政策性保險健康有序發展。二是進一步支持發展現代農業。積極運用財政扶持政策,大力支持糧食、水產等優勢特色農業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生產。落實扶持生豬、奶業、糧食和油料生產發展的各項財稅政策措施。加大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按照整縣推進的思路,實行專項資金的集中投入,支持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連片開發。建立基本農田共同保護、建設和土地合理開發利用機制,推進農業綜合開發、高產農田建設示范和低丘崗地改造工程。三是不斷支持改善農村生活條件。繼續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鄉村道路、電網、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建設和“血防綜合治理”工程建設。支持新農村村莊整治工程,開展“一建三改”工作,發展農村可循環清潔能源。四是穩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鞏固和完善農村公益服務“以錢養事”新機制,落實各級財政投入,加強“以錢養事”資金管理,提高公益服務績效。逐步擴大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范圍,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加大資金投入,讓更多的農民享受公共財政的“陽光”。制定控制農村義務教育新債的措施和辦法,建立制止新增農村義務教育債務的長效機制,鞏固“普九”化債成果。加大對村級運轉的經費保障力度,將村級組織運轉的財政補助納入縣級基本財力保障范圍,支持、引導各地做好村級組織運轉的經費保障工作。按照中央的政策和部署,積極穩妥地化解其他鄉村公益性債務,有條件的縣(市、區)要因地制宜地探索化解其他鄉村公益性債務的思路和辦法。五是進一步完善財政支農資金投入機制。建立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逐步提高“三農”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運用財稅政策措施引導信貸和社會資金投入,構建多元化的支農投入格局。加大財政支農資金整合力度,全面推進以縣為主、自主整合的縣級財政支農資金整合模式,進一步提高支農資金使用效益。
(三)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長效機制
一是繼續支持教育事業發展。鞏固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認真落實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政策。支持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支持做好中職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免學費工作。二是繼續支持文化事業發展。支持文化平臺建設,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扶持我省動漫、電影、出版等文化產業發展;支持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鄉鎮綜合文化站等文化工程建設;支持專業藝術表演團體送戲下鄉和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三是繼續支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指導和督促試點地區開展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支持做好我省實施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實現城鄉低保應保盡保,落實特殊群體社會保障政策。貫徹落實好各項就業政策,支持做好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農村轉移勞動力、退役軍人、殘疾人等相關人群的就業工作,保持就業局勢穩定。四是建立健全醫療衛生事業保障體制。繼續支持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擴大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支持解決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醫療保障問題。繼續開展城鄉一體化醫療保險體系試點,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全力保障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支出。五是支持人口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積極支持計劃生育“幸福家園”工程建設,逐步建立完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進一步支持全省人口計生信息化網絡管理體系和基層服務站建設,確保人口計生事業穩步健康發展。六是繼續做好規范收入分配的相關工作。按政策進一步做好全省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工作,做好全省義務教育教師績效工資改革、醫療衛生系統績效工資改革和其他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等相關工作,確保社會穩定和諧。七是健全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保障機制。按照“明確責任、分類負擔、收支脫鉤、全額保障”的要求,繼續做好政法經費保障體制改革工作,結合我省實際,制定分項目、分區域、分部門的分類保障政策,完善我省基層政法機關公用經費保障標準。繼續落實好法律援助資金,為困難群眾和農民工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及其他法律援助事項提供資金支持,保障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做好財政保障工作,支持化解信訪突出問題。
(四)推進科學化精細化管理,不斷提高財政管理績效
一是穩步推進預算管理制度改革。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逐步建立由公共財政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社會保障預算組成的有機銜接的政府預算體系。建立部門預算責任制度,完善基本支出定員定額標準體系,完善項目支出預算決策機制,推進資產管理與預算編制的有機結合,提高部門預算規范化水平。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購制度,推進非稅收入納入預算管理和收支兩條線管理改革,構建預算編制、執行和監督相互制約的機制。切實加強財政撥款結余資金管理工作,加大結余資金統籌力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二是加強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不斷完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健全財政資金績效考核和跟蹤問效制度。從關系民生的重點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入手,切實加強預算支出績效評價工作。重視績效信息在預算編制過程中的運用,把支出績效與財政預算安排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加強績效評價工作,激勵和約束各方面提高績效意識,為逐步建立績效預算制度奠定基礎。三是切實強化財政監督。建立健全覆蓋所有政府性資金和財政運行全過程的監督機制,強化事前和事中監督,加強監督檢查結果在財政管理中的運用,促進監督與管理的有機融合。加強對財稅政策執行、財政資金使用管理和部門預算執行情況的檢查,重點強化對擴大內需、強農惠農、義務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政法等資金的監督檢查。加大對違規問題的處理處罰和信息披露力度。完善內控機制,推進財政政務公開,主動配合做好財政監督和審計工作。進一步完善財政投資評審機制,加大對財政性投資項目的評審力度,不斷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四是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工作。進一步明確職責,統一歸口管理政府性債務。強化基礎工作,做好債務分析監控,逐步建立政府性債務預算制度,切實防范和化解債務風險。密切關注地方政府債券資金的使用情況,確保資金使用安全、合理、規范。提前謀劃還本付息工作,通過落實用款單位還債責任、預算安排還債準備金等措施,保證政府債券按期還本付息。加強對各類政府投融資平臺的財政財務監督管理,防止其運營風險轉化為財政風險。堅決制止各類財政違規擔保行為,切實防范財政擔保風險。五是不斷推進財政法治建設。完善財政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大財政執法檢查工作力度,強化財政違法責任追究,提高財政行政執法水平;加強規范性文件審核制定、報備公開等工作,加大財政法制宣傳教育力度,開展好財政普法依法治理督導檢查,推動依法行政、依法理財,建設法治型財政。
|